农村养老问题不仅是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更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村养老服务在质量和水平上均取得了显著进步。不过,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以及农村家庭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的大环境下,解决农村养老服务现存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已成为当下急需攻克的难题。
黎勇强调,要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当务之急是补齐设施短板。应积极探索建设具有日间照料、短期托养、互助式养老功能的示范性农村养老综合体。这个综合体不仅要整合医疗、康复、文化等多种功能,还需具备强大的辐射能力,带动周边乡镇养老服务共同发展。此外,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大力推广家庭养老床位改造工程。通过该改造,为失能、失智老人家庭提供短期托养、定期巡诊等贴心服务,让老人在家中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养老照护。
在谈到农村养老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时,黎勇指出:“当前,农村养老机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较低,致使部分老人在养老机构中难以找到家的感觉。”针对这一情况,他认为必须加强涉老专业的产教融合。引导技工院校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将养老护理、健康照护、医疗服务等银发经济领域急需的专业纳入职业技能培训目录。同时,建立合理的护理员薪酬激励补贴机制,通过物质奖励和拓展职业发展空间,鼓励养老护理员提升专业技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并长期坚守养老服务行业,为农村养老服务注入持续的人才动力,全面推动养老护理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农村养老服务稳定发展的基础。要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书记抓养老工作的体制机制,将养老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加快制定农村养老服务条例,构建一套符合农村实际、切实可行的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在医保政策方面,推动乡镇卫生院与养老机构实现“两院一体”的深度融合模式,将养老机构提供的护理费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减轻老人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并且适时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更全面、稳定的经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