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际,春播春种迎来了好时节与关键期。此时,东莞的稻田都处于春耕状态,农人们的农事进度各有不同,有的已经完成了翻土晒田,有的正在做育秧的准备,还有的已经准备插秧了。然而,石碣镇供益田园的稻田却呈现出一派绿意盎然的独特景象。经了解,这里是市农技办设立的一个冬种绿肥技术示范点,所种植的苕子是近年来才引进东莞的绿肥品种。
去年11月上旬,该示范点在收割水稻前约10天的时候播下了苕子种子。经过冬闲时期的生长,如今苕子已处于盛花期,这正是翻压还田的最佳时机,刚好与水稻春耕的关键时节相契合。将苕子翻耕到地里,经过大约15天的腐熟期,它就会变成有机肥。这样做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还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减少水稻种植时化肥的使用量。经现场测定,此次种植的苕子鲜草生物量约为1.5吨/亩,能够让下茬水稻减少20 – 30%的化肥用量。
苕子属于豆科植物,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对土壤要求不高。一亩地的播种量在2 – 3公斤,可进行粗放管理。它生长速度快、产量高,相较于紫云英等绿肥品种,苕子更容易种植,而且肥效更高。
来源:市农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