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迎来了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一年一度充满喜悦的节日里,农业实现增产、农民获得增收,东莞政策性农业保险可谓功劳显著。自2024年以来,在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与支持下,东莞人保财险坚定践行“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大力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工作,以优质的农业保险服务保障着东莞农业的稳健发展,有力助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
相关数据显示,在2024年1 – 9月期间,东莞人保财险累计为全市13个镇街的1579户次农户所种植的1.3万亩水稻、14个镇街的3.8万亩岭南水果、27个公益林场以及部分镇街的玉米、蔬菜、大棚、花卉苗木等提供了高达5.2亿元的风险保障。当前,随着多层次农业保险的深入推进,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投保积极性明显增强,农业保险的承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切实保障了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
多措并举,全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024年以来,东莞人保财险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包括完善“保防救赔”服务体系、建立协保体系、加强宣传培训、优化预赔和快赔机制等,确保以高质量的农业保险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在厚街、虎门等镇,东莞人保财险联合当地农林水务部门、村(社区)举办了农业保险防灾减损培训活动。活动中,不仅宣导了农业保险政策,还提供了防灾物资,并且邀请专家进行授课,有效提升了农户的防灾能力。同时,与麻涌镇、村党支部开展合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点,通过党建共建活动,有力推动了农险政策的实施。
依据东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政策文件要求,东莞人保财险加强了协保体系建设,完善了协保员制度,充分调动协保员在农险服务中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此期间,签署了4个政策性农险协保机构,分别为东莞市水产学会、东莞市花卉协会、东莞市石碣惠群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东莞市小蜜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累计选用政策性农险协保人员12名,涉及厚街、虎门、麻涌、石碣等镇,协助开展保险业务金额达到1368万元。
东莞人保财险还对全市农险团队进行了理赔技能培训,积极主动履行赔付责任,为农户提供优质服务。在台风、暴雨等重大灾害中,发挥了稳定器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龙舟水期间,对于厚街、大岭山、大朗等镇街的荔枝损失,以及石碣、石排的蔬菜损失,做到了应赔尽赔,赢得了农户的认可。此外,通过羊城晚报等媒体平台,表彰农险服务明星,有效传播了农险政策。
深耕农险保源,确保农业应保尽保
2024年是《东莞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方案(2024 – 2026年)》实施的开局之年。东莞人保财险将进一步完善新标区保源数据,针对已开发的本地主要险种,实现“数据上图”,对标的区域农户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农户能够及时获得保险保障,让更多农户从中受益。
同时,大力开展“保防救赔”工作,实施风险减量管理。持续打造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模式,以“保”为基本前提,不断扩大荔枝、蔬菜、水产等东莞主要农业产业的承保覆盖面;把“赔”作为工作基础,不断提高理赔效率,针对损失明确的农户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帮助农户在灾后尽快恢复生产;把“防”和“救”作为核心要点,在灾害来临前针对“重点区域、重点灾害、重点标的、重点客户”开展临灾排查工作。向塘厦、石碣、大岭山等镇支援农药、化肥、雨具等防灾防损物资,在虎门、南城等镇街开展防灾防损技术培训,全面提高镇街农业整体防灾防损水平。
此外,打造重点项目,推动东莞农险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建设荔枝智慧果园,进一步擦亮东莞荔枝名片。以莞荔园作为示范基地,在物联网技术的基础上,利用遥感、无人机及AI大数据分析技术,打造智能化荔枝防灾减损示范园,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普惠推广,进一步强化“高端荔枝出东莞”的城市名片效应。另一方面,向石碣镇支援建设水泵站项目,为周边近百亩水稻农田升级灌溉设备,实现科学灌溉、预防干旱,全力守护粮食安全。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