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莞荔园举办了东莞人保财险与东莞市农科中心共建的荔枝智能化防灾减损示范园交接仪式。这一仪式的举行,标志着东莞在探索“保险 + 科技 + 农服”创新模式、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东莞市农科中心、东莞人保财险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该示范园以莞荔园为建设基地,集成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以及AI技术。园里配备了智能远程虫情测报系统、孢子捕捉分析仪、无人机自动化监测系统等34台物联网设备,构建起了覆盖荔枝全生长周期的智能监测网络。据东莞市农科中心高级农艺师李加强介绍,莞荔园面积约240亩,这些仪器投入使用后,产业管理的效率和精准率明显提高,人工成本大幅降低。
活动期间,无人机巡飞演示成为了现场的焦点。无人机每周会进行定点巡飞拍摄,应用中山大学研发的AI算法,并结合全省2000多个荔枝监测点的数据进行实时分析。该分析能够得出荔枝的长势、病虫害风险情况,进而生成精准农事处方,形成智能化农事决策,分析准确率在90%以上。
市农科中心透露,该平台已经开发了线上小程序,适用于全市所有荔枝农户。如果荔枝农户发现果园里的荔枝有问题,只需拍摄照片上传至小程序进行线上问诊,系统就会自动匹配并分析问题,告知农户应采取的农事措施。农户还能通过小程序联系农科中心专家解答相关疑问。该小程序有望在荔枝上市前正式上线,助力打通生产与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在交流分享会上,东莞人保财险负责人表示,示范园是公司重点打造的农业保险“保防救赔”项目,是东莞首个,同时也是全省系统的示范项目。“我们的初心是把技术推广给更多的农户使用。”该负责人还表示,未来将加大推动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为东莞荔枝“一张图”管理提供支持。
市农科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示范园将根据建设需求逐步扩大物联网设备的覆盖范围,持续完善东莞数据模型,为农户提供更高效的决策支持,形成应用实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农户共享技术成果。
市农业农村局计划财务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荔枝是东莞的名片,荔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多方社会力量的支持。该项目是农险“百千万工程”标杆实践,未来需拓展AI应用场景,探索农业领域低空经济潜力,以开源共享释放叠加效应。同时,市农科中心需积极发挥示范点的引领作用与专家团队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活动举办方表示,东莞荔枝智能防灾减损示范园建设旨在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保险护航、科技支撑、农户受益”的新路径。此次揭牌不仅是东莞荔枝产业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更是农业科技创新与保险服务深度融合的典范,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