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处处硕果累累。在这关键之年,东坑镇怎样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中加力提速,实现全面突破呢?为了生动且立体地呈现典型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的火热实践,东坑融媒体中心策划推出了《“百千万工程”·走进典型村》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通过展示6个典型村在这一征程中的工作成效,为全镇各村(社区)示范引领,让它们找准发展路径、凝聚发展合力,为东坑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生动样本,营造出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发展氛围。
曾经坑洼不平的乡间小道如今已变成平坦宽阔的沥青路;以往“脏乱差”的环境卫生状况,如今被绿意盎然的美丽庭院所取代;过去浑浊不清的鱼塘,摇身一变成了焕然一新的“千村碧塘”;曾经冷清的商业街,现在充满了生机勃勃的产业发展景象。走进坑美村,每一寸土地都弥漫着“绿色”的气息,每一个角落都藏着惊喜,一幅和美的深秋美景呈现在眼前。
坑美村是2024年东坑镇重点培育的“百千万工程”省典型村。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坑美村发展跑出了“加速度”。今年,坑美村围绕“经济提促生态宜居乡村”的发展定位,在“做精”“抓细”“建美”方面下足功夫,聚焦绿美生态建设、民生服务、产业发展、文化“铸魂”、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且可感可及的变化,让群众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绿美建设解锁人居环境“绿色密码”
位于坑美村老人活动中心门前的榕树,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一级古树。在这里,孩子们嬉笑玩耍、奔跑不停,大人们悠闲地漫步其中,老人们则驻足欣赏,一片温馨欢乐的氛围。
沿着这棵古树前行,便来到了坑美村长江贝公园,凉亭、健身设施、儿童乐园等映入眼帘。公园旁边就是长江贝碧塘,今年年初,坑美村对长江贝碧塘进行了升级改造,建设总面积约4500平方米。通过清理池塘周边杂物、修建护栏、铺设绿道、进行绿化种植等方式,美化了池塘环境。
为持续推进“千村碧塘”工程,今年10月初,坑美村启动了长江贝自然村2号碧塘建设项目。该项目内容包括建设亲水平台、进行绿道绿化(其中种植树苗约50棵)、安装护栏、设置路灯等,旨在将其升级改造成集儿童游乐场、漫步道等文化、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多功能碧塘公园,为市民群众提供一个亲近自然、健身休憩的好去处。
从“绿起来”到“美起来”,绿美生态建设带来的变化正切实惠及广大群众。坑美村积极打造“美丽庭院示范街”,庭院风格各异,但都整洁有序。“美丽庭院展现出的是户户家庭对居住环境的精心雕琢。”据坑美村委会相关方面介绍,接下来,坑美村将全力做好公厕管护、危旧房清拆、三线整治等工作,科学实施见缝插绿、见缝插花、景观微改造,形成家家争创、户户争优、人人受益的良好局面,让农村人居环境提“颜”增“质”。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坑美村通过大力挖掘本村特色文化和建设文化设施,建成了文化校车亭、书卷公园、“二十四节气”景墙、党建文化主题公园、村史馆、非遗文化“木鱼歌”景观等,有效丰富了坑美村的人文元素和文化设施,书写出古老而充满活力的乡村人文篇章。
民生服务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以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一下雨就积水……现在道路修好了,我们出行更方便了,孩子们回来的次数都多了。”在周屋自然村,全新的沥青道路平坦宽敞,标识标线清晰规范,停车位整齐划一。小编了解到,周边曾经破旧的道路也已完成硬底化修复,全长300多米,现在村民们出行更加便捷安全,村庄的交通状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在塔周路两旁,也呈现出崭新的景象。这条全长约300米的道路,两边合计整治长度约500米,曾经的“脏乱差”如今变成了绿树成荫、花草繁盛的模样。道路旁的两个集装箱被巧妙地改造成特色休息区,“网红打卡拖拉机”和“网红框架座椅”吸引着村民和游客纷纷驻足欣赏,4个网红标识牌更是增添了一份时尚与活力。
“最近,我们村几条路都完成了升级改造,真是太好了,这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我年纪大了,平时走不远,现在我出门就是‘公园’,看到自家门口这么干净,绿化多了、道路也平整了,我整个人都感觉很舒服、很精神。”村民李大爷高兴地说。
民生服务是直接针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塔周路整治提升和周屋自然村道路升级改造只是坑美村“民生服务”的一个缩影。今年,坑美村进一步加强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维护与提升,对坑美广场进行升级改造,有效保障群众文化活动阵地、体育运动阵地的安全和正常开展。同时,整合现有的城市阅读驿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资源,升级改造成为坑美职工服务中心。目前,坑美广场升级改造和坑美职工服务中心两个项目进展良好,预计在12月底完成。
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添活力
“我来东坑镇好多年了,这几年坑美村环境很好,人流量大,我就在这里做起大排档生意,离家里又近,重点是收入很可观,我会一直做下去。”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香气四溢,属于罗大叔的忙碌才刚刚开始:他一边热情地招呼新到的顾客,一边拿着点菜本飞快记录……
近年来,坑美村展现出一幅令人欣喜的发展画卷。随着人居环境的持续变好,坑美村的第三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坑美村牌楼里面的商业街热闹非凡,各类店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餐饮行业尤其繁荣,特色美食店前排起长队,食客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品尝美味。周边的霓虹灯闪烁,为这条热闹的商业氛围添上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烤鱼店老板满脸笑容地说道:“咱们村环境越来越好了,街道干净整洁,绿化也好,大家都愿意来消费。以前哪有这么多人啊,现在一到晚上,生意好得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加快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除了做好第三产业,坑美村坚持问题导向,解决瓶颈,借助“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不断提升产业承载空间,助力走上经济提速快车道。接下来,坑美村重点做好三个项目的规划建设,包括在工业三路2号建设一栋建筑面积约16000平方米的高层厂房;对工业五路7号原5层高的旧宿舍楼进行“工改”,拆除新建一栋总建筑面积约为16000平方米、10层高的厂房;此外,将在碧桂园豪庭一期右侧占地面积约6800平方米的地块建设一栋高层综合商业楼,进一步完善相关功能配套。目前,这三个项目都在积极推进中。
【典型案例】
坑美村的“美丽庭院示范街”别具一格。景观池塘周边和长江贝自然村池塘边一带的街道,总长度约400米,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小编走访看到,村民住房门前的花箱绿植五彩斑斓,散发着阵阵芬芳。这些绿植在村民们精心打理下生机勃勃,三角梅红艳似火,小野花五颜六色,随风飘动。此外,池塘护栏上也悬挂花箱绿植,与碧波荡漾的池塘相互映衬,美不胜收。6处精心设计的铝板艺术打卡文化墙更是点睛之笔,不仅生动地展示了村庄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也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交流空间,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以前村里的院子都普普通通,没什么特色。现在好了,每个庭院都像是一个小景点。”“美丽庭院示范街这个项目非常好,主要是环境变美了,路过的行人都会停下脚步,拍拍照发发朋友圈。”村民们纷纷点赞。
美丽庭院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一环,也是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坑美村将“美丽庭院”与人居环境提升和村民文明素质相结合,以庭院“小美”助推乡村“大美”。当前,可游可赏、亦耕亦采、有趣有乐,逐渐成为坑美村的新标签。
来源:东坑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