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盛大举行。会上,众多与会专家一致指出,奶业发展意义重大,既能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又能助力增强人民的健康水平。所以,应大力加强科技创新,以此推动奶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加启在研讨会上发表观点,他认为奶业堪称土地的“忠实守护者”。举例来说,种植作为饲料作物的玉米用于饲养奶牛,其中30%的有机质会转化为牛奶,而剩下70%的有机质还能以粪肥等形式重新回到原来的种植地。并且,若按照每公顷土地动物蛋白质生产量来计算,生产牛奶的效率更高。由此可见,奶业生产同时也是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者”。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成果斐然。到2024年,牛奶产量达到了4079万吨,产业素质大幅提升,相关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王加启建议,要推动我国奶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着重在降低奶牛饲养成本、保障牛奶质量安全、发展种养循环这三个方面进行科技创新。
在这些方面,中国农科院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成功研制出人工瘤胃装置,研发出红三叶草提取物脲酶抑制剂,这显著提高了尿素等非蛋白氮饲料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了奶牛的饲料成本;还联合国内外奶业科研单位和各类企业协同攻关,首创了优质乳工程技术体系等。
“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是一个重要的科学平台,它有助于交流国际奶业科技的最新进展,推动中外奶业科技合作。本届研讨会的主题为“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奶业”。会议围绕“奶业全产业链高效优质关键技术进展”“牛奶质量与安全”以及“特色畜奶营养品质研究进展”等议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英国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