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意盎然、茶香弥漫的时节,4月27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举办了“星斗摇香·利川红”2025茶乡寻亲会。此次盛会吸引了全国茶界名家、产业顾问、学者以及茶商代表齐聚利川,他们一同溯源茶脉、共品茶香、共商茶事。
今年正值东湖茶叙七周年,为进一步做好“三茶”统筹发展文章,擦亮“利川红”品牌并持续扩大其影响力,利川市举办了“星斗摇香·利川红”2025茶乡寻亲会,这已是该市连续四年举办此项活动。
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活动地点将城区与乡镇相结合,分别在城区的经济开发区和忠路镇杨家坡茶园举办,打破了室内室外的空间限制。参与者既能品茶,又能参与采茶制茶活动,拥有了更多的活动体验感。来自沙溪、文斗、谋道、柏杨、毛坝、忠路六大茶叶产区的推介官采用情景交融的方式,生动讲述了各自的茶乡故事。现场舞蹈、原创歌舞、茶艺表演轮番上演,让百年传承的茶艺非遗与智能化生产体系展开了一场时空对话,传统制茶技艺的温润与现代化生产线的精密在此完美融合。
活动现场举行了利川红会客厅开馆揭牌仪式,这开启了利川红品牌文化赋能的新篇章。
(利川红会客厅开馆揭牌仪式)
利川星斗山红茶公司董事长卓万凯表示:“利川红会客厅是利川的一张城市名片,更是茶产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利川红会客厅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对利川红的品牌推广和销售增长都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下一步,要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利川红会客厅的功能,促进利川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这座融合了茶科技实验室、文创空间与体验工坊的殿堂,正以文化软实力锻造品牌硬核。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江用文介绍,“水涌荷蓬连底净,茶栽利川带根香”。中国农业科学院茶产业顾问组和专家工作站与利川深度合作,广泛开展茶叶基础性研究、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攻关。利川红茶叶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茶园建设更加标准、产品品质更加优良、品牌建设更加亮眼、经营主体更加壮大、农民增收更加有力,标志着利川市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会对利川红产业数智供应链平台进行了解读,同时发布了“利川红”区域公用品牌顶层设计与终端规划。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副会长、农业农村部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原处长刘书旺在现场发布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红茶进出口报告(2025)》,系统梳理了我国红茶国际贸易发展脉络,为利川红茶的跨境贸易路径作出前瞻性研判,为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发布《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红茶进出口报告(2025)》)
活动现场还为邱力、黄坤、胡守军等16人颁发了“利川红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证书,为李家顺、尹玖明、腾素艳等10人最美茶农进行了颁奖,忠路镇南京寨有机茶园、毛坝镇利川红第一村大秧田茶园等6家茶园获得五星茶园奖项,忠路镇生耕甘露德米特有机茶园、毛坝镇楠木村国宾园有机茶园获得七星茶园奖项。
寻亲会现场举办了签约仪式,中茶湖北茶叶有限公司、你好哇供应链(深圳)有限公司、武汉典汇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客商与利川茶企签约,签约金额达3.6亿元。
据悉,自2018年东湖茶叙以来,利川市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延链补链强链,全力推动茶产业向绿、向新、向好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25年全市茶叶种植面积近28万亩、茶叶产量2.5万吨、产业综合产值达到36亿元、品牌价值达21.8亿元。利川红位列国家地理标志红茶品牌价值排行榜第7位,荣获2024福布斯中国茶行业系列推选年度茶区域公用品牌,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28万亩茶园在春风中舒展新绿,当传统制茶篓与现代生产线共沐晨光,当非遗传承证书与有机认证标志相映生辉,利川红的传奇,早已超越一盏茶汤的温度,升华为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鲜活注脚。(摄影 冉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