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AI赋能2025“三博会”:三展联动共筑产业新生态

行业动态

AI赋能2025“三博会”:三展联动共筑产业新生态

阅读数:5 时间:2025-04-27 来源:admin

4月20日,为期三天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和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在东莞圆满落幕。

本届展会继续沿用“食全食美,预见‘味’来”的主题,展览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作为国内首个由AI赋能的智慧农食展会,现场多个场景都融入了AI元素,像虚拟讲解、创意直播、机器人厨师、机器人助理等一应俱全,充分展示了智能设备、新型保鲜、真空低温烹饪等行业的最新技术与成果。展会期间还举办了20多场特色主题活动,展示了农食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服务,为农产品消费扩容提质培育了强劲动能,有力促进了食品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农食企业的多维进击

作为核心食品产业名城,东莞已经连续五次承办“食博会·预博会”。借助9000平方米的展区舞台,百家本地企业一同亮相,从田间管理到设备智造,从食品加工到产业共链,全方位呈现出大湾区食品产业重要引擎的整体生态与创新实践。“中华迟菜王”“库普拉水果玉米”“一号丝瓜”等明星产品整齐摆放,色彩斑斓的麦穗、油菜花、胡萝卜和菜椒被扎成一束束“蔬菜花”。来自石碣镇的广东全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全农农业”)把展位布置得绿意盎然。“我们并非单纯种菜,而是涵盖了种植、加工配送、大宗批发到新兴零售的全产业链管理。”全农农业新兴产业负责人陈秀霞介绍说,企业目前拥有6万亩自有基地和15万亩合作基地,蔬菜销往全国30多个渠道,并且长期供应香港。三天的展会让全农农业收获满满,不仅与多家线上零售平台达成了初步对接,还获得了多地红萝卜、土豆、贝贝南瓜源头基地的实地考察邀请,“他们想参考我们的落地模式,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把源头做得更强。”以全农农业为代表,东莞的全产业链农食企业正在不断向纵深拓展。与此同时,东莞荔枝等本地特色农产品也在加速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传统农产品打开了新的消费空间。在展会现场举行的广东荔枝“12221”市场营销暨出海启动活动上,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莞围绕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的要求,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展会的“新面孔”,东莞市莞荔园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莞荔园”)带来了荔枝醋、荔枝干、荔枝蜜、荔枝香等一系列荔枝加工产品。“我们希望让荔枝不再仅仅是应季特产或伴手礼,而是真正走进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例如打入火锅等潮流消费场景。”总经理卓毅说道。据介绍,莞荔园正尝试构建从果品分级、初加工到深加工的一体化本地加工体系,并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展销渠道抢占“尝鲜”市场,同时联动社区的文旅资源,推动“莞味”从果园延伸至旅程与记忆。为了让从田头果园走出的原料产品更高效地进入厨房和餐桌,“东莞智造”也在加工端发力。莴笋去皮、土豆削皮、芋头切丁、水果分选……在专门开辟的机械展位上,东莞市好助手食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大显身手,净菜处理“神器”再次成为展会的“流量展品”,现场达成8宗意向合作。据介绍,企业推出了多型号切割设备,适配多场景和针对性的食品原材料处理,能够助力预制菜与农产品深加工提质增效。今年主推的土豆削皮机还瞄准欧美市场的中小型加工厂,产品已获得上海等地经销商认可,计划借展会平台进一步推向市场,并加速海外布局。要真正打通“从产地到餐桌”的每一环,除了设备革新,更需要系统性协同与资源整合。展会期间,由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主办的预制菜国内大循环贸易交流研讨会同步举行,为南北之间产销错配的壁垒开出了“药方”。东莞市预制菜产业协会会长叶贺年提到,“现在,预制菜品牌直接对接产地,通过按需计划生产,农民多赚20%,企业成本降15%,这就是国内大循环的价值。”

智慧农业前沿科技牵手AI

智慧农情监测站、智能识别虫情测报设备、全自动AI水质检测仪、飞鸟智慧巡园平台、全场景乡村数字人……作为广东省的大型农业综合展,农博会今年首次与食博会·预博会同期同地举办,成为省际农业协作与数字农业展示的重要平台,近500家企业携广东21地市的3500余款产品参展。

“我们来参加过七八届农博会了!”展会第一天,不少采购商就前来咨询广州海睿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虫情测报灯。这款与人等高的智能虫情测报灯,占地不到一平方米,却能监测约50亩的农田。该公司销售总监唐平介绍,配合睿农宝智慧农业云平台,智能虫情测报灯能捕捉虫害,并进行虫情测报、虫情统计、虫情分布、预警记录等数据分析,为农户推荐防治方法,目前已支持300多种农业病虫害识别。另一旁,广东渔易水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媒体主管张星正向供应商演示AI智能虾罾监测仪的使用。农户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即可远程提起虾罾。借助超清全景AI摄像头,虾罾监测仪让虾体内脏一览无余,不仅能分析虾体状况、优化饵料投喂策略,还能提供科学的养殖建议。“通过手机远程遥控,渔民、虾民无需天天跑塘头,大大减轻了工作量。”张星补充道。展区内,一台配备了“机场”的无人机和飞鸟智慧巡园系统吸引了采购商的目光。

中山大学飞鸟智慧农业团队博士生朱方杰揭开了“智慧果园”的神秘面纱。屏幕上,当天拍摄的化江浦荔博园航拍图被分成面积不等的各个区域,点击对应圆点,可查看荔枝树的最新照片和专属档案。据介绍,飞鸟智慧巡园系统可实现高精度果园信息数字化建模,并按预设航线自动巡航,基于AI智慧种植大脑,系统可模拟专家决策,快速生成综合报告,包括精准施肥、精准防虫防病、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等。数据显示,无人机的飞巡效率可达750亩/天,相比人工巡园提升500%。“AI+农业”的模式不仅吸引了采购商的咨询,还影响着相关企业的转型升级。广州市华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开发无人驾驶水稻精量穴播机,参展后也考虑在产品中加入AI功能,以便更精确地识别、规划播种机路径。

同时,“AI+渔业”的模式也备受专业人员看好。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牧场工程师徐珂认为,AI将推动渔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从苗种监测到病害预警,从深远海装备智能控制到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有望实现养殖全流程精准化。中国联通广东省分公司的鱼探仪、水下巡检机器人、5G智能头盔、北斗救生衣等设备和渔书大模型、粤水安等系统集体亮相,让不少采购商看到AI技术在海洋渔业、海洋安全上的前景。广东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深化“AI+”战略,推动数字技术与农业实体深度融合,助力广东打造万亿级现代海洋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更强动能。此外,在AI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研讨交流活动中,百余名政、企、学、研、媒界代表还共同探讨了AI时代如何通过科技与文化共生,激活农业生产力、生态价值与社会共识,打造具有广东特色的新质生产力范式。与会嘉宾认为:“AI在农业里有无限可能。”

奏响区域协调发展“奋进曲”

展会也是见证东莞与对口合作地区、对口帮扶地区友谊之树不断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的平台。

东莞与吉安,一个以制造业立市,一个具有良好生态禀赋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因对口合作这条纽带彼此相连。此次展会上,来自吉安13个县(市、区)的33家“井冈山”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企业亮相。“吉安米种无论是口感还是粒型都很适合制作广东的煲仔饭,我们很多客户在广东。”吉安市富吉粮油有限公司销售经理董为表示,希望借展会拓展更多客户,“这里氛围很好,大家也很认可我们的‘井冈山’品牌。”“这是我们第二次来东莞参展,去年收获了许多订单,也有企业在展会后到吉安参观达成合作。”吉安市绿色农产品促进会秘书长朱烈波说。莞吉合作情深,莞揭、莞韶帮扶“更上层楼”。在莞揭特装馆非遗展区,不少食客围观驻足,有人端详起淡褐色的柚木屏风《幸福乐章》,有人掏出手机拍摄旁边的树雕《三阳开泰》,有人凑近细看其他展品上镂空层叠的纹路。

几步之遥,另一场“指尖魔术”正在上演。只见一桌之上,两只活灵活现的纸艺公鸡昂首挺立,近看竟由上千个三角纸片拼接而成。“三角插塑纸艺源自潮汕中秋祭塔,创作过程繁琐,通过纯手工折叠。”揭阳市惠来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方俊雄随手拈起一个纸片说道,“一纸在手,万物可塑。”非遗区域的火热,折射着莞揭对口帮扶的深层逻辑。“科技强农、贸易富农、文旅兴农,要讲好揭阳故事,就要让农产品结合好文化IP。”莞揭指挥部工作人员姚少强透露,“非遗是乡村振兴的‘金名片’,我们不仅要让揭阳的名优特产抓住观众的胃,更要用文化留住他们的心。”功到自然成。三天展期内,揭阳企业和东莞驻揭阳帮扶工作队与东莞优质企业签订采购合同,意向销售额达690多万元,创下历届参展最佳成绩。其中,广东互立发展有限公司与惠来县神泉镇强村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东莞麻涌分公司现场签约,意向金额150万元。总经理郭泳淋表示,揭阳与东莞地理位置相近、饮食习惯相近、产品匹配度高,他看好揭阳农产品的风味与性价比,“未来将通过惠来的包装加工赋能,打造品质与市场双赢的产品。”与莞揭特装馆一街之隔,莞韶帮扶乡村振兴馆的AI机器人“莞韶君”正向观众问好。进入馆内,扑面而来的红墙,一秒将人带入韶关的丹霞地貌。馆内菌菇摊位前,排起了小队。这些供试吃的菌菇来自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比我想象的热闹多了!”公司总助梁秋月表示,大家对试吃食品称赞有加。韶关众口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是马坝油粘米。这是广东重要的名牌优质米,因观感晶莹光亮,富有光泽和油质感,深受市场欢迎。这几年,在东莞—韶关对口帮扶指挥部与韶关市政府的精准扶持下,企业成功突破种质提纯、有机种植等关键技术瓶颈,构建起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体系。乘着政策东风,该公司打算将生产基地面积从8000亩扩至20000亩,“我们要让马坝油粘米的香味飘进大湾区千家万户。”

现场:超2万人共享“舌尖上”的盛宴

“东莞,好吃!”4月18日,面对展会现场琳琅满目的美食,马来西亚驻广州总领事苏莱雅(Suraya Pauzi)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之情,她认为中国菜是世界顶级美味。2025食博会·预博会和农博会吸引了包括苏莱雅在内的超2万名海内外观众入场,共同享受这场美食盛宴。苏莱雅是第一次参加以农业和食品为主题的展会,她表示:“展会规模宏大、新产品众多,对国际市场来说吸引力十足,不仅是美食的盛宴,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世界看到东莞的独特魅力,也让东莞与马来西亚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样首次参会的还有老挝驻广州总领事沙婉萍(Vanhpheng Saisomphou)。谈到美食,她毫不犹豫地说道:“东莞和老挝在食材和风味上有些相似,但我印象最深刻和最喜欢的还是东莞烧鹅!”“明年(队伍)肯定会更大!”在日本农业国际交流协会的展位上,代表理事王懷说。在展会上,日本农业国际交流协会携15家日本企业参展,带着众多优质原材料和特色商品来到现场。王懷介绍,这次参展的产品在展会上大受欢迎,受到众多与会者的青睐。而他们对展会的期待不止于此,明年,他们的参展队伍还将进一步扩大。除了对展会的期待,王懷对东莞这座城市也赞不绝口。他形容东莞“非常活跃、非常活泼”,不仅宜居,美食更是丰富多样。“这两天我充分品尝了东莞美食,有烧鹅、豆皮鸡等一系列美食,都非常好吃!”除了各国的参展商“大饱口福”,来自海内外的网红也纷纷来到展会现场“打卡”。“买它!”“在‘家门口’实现‘赶大集’的快乐!”“现场有机器咖啡师做咖啡,口感不输正牌咖啡师。”……社交平台上,涉及展会相关的笔记近300篇,不少博主走进展会现场感受农业和美食领域的新技术、新服务、新成果。来自佛山的采购商黎冲和搭档在社交平台上刷到展会相关的信息,4月18日一早就来到展会现场,看中了不少心仪产品。

“我们是跨界来做食品,准备开一家纯天然、无添加的零食超市,所以想来看看有什么产品适合放在我们的超市里。”黎冲表示,他们逛了一上午,看到河源展馆里有天然的五指毛桃、菌菇及天然的调料,还有河北展区里有山药果干等,都加上了展商的微信,想要纳入超市选品中。“目前很多天然、无添加的农产品可能面临着包装设计欠佳、不太吸引人的问题,我们也有自己的供应链和设计团队,在河源馆我们就看到了他们的板栗可能缺乏包装,希望跟他们合作,对板栗进行包装升级以提升利润。”黎冲认为,在食品口感保持健康美味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审美力,“很多消费者也是在购买情绪价值。”

东莞菜篮子  多部门携手推介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