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酷到超乎想象!虎门这个“家族基地”揭秘

行业动态

酷到超乎想象!虎门这个“家族基地”揭秘

阅读数:4 时间:2025-04-03 来源:admin

W020250331311228089614.jpg

  隐匿于闹市与乡村之间的祠堂,不只是建筑文化的关键构成部分,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乡亲子嗣深深的乡愁,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南栅社区,就存在着这样一座大宗祠。它既是家族成员进行祭祖、聚会的重要场所,更是家族历史、文化、教育以及精神的有力载体。

W020250331311231546938.png

  南栅王氏大宗祠坐落于南栅小学门口左侧,坐南向北,背靠象山。其采用三进四厢、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的合院式布局,面阔达13.5米,进深为43.5米,占地面积有587.3平方米。该祠堂为砖木石结构,运用抬梁与穿门混合式梁架,硬山顶,有人字镬耳封火山墙,还有灰塑龙舟脊,墙体为青砖,屋面铺设碌灰筒瓦,柱、础、墙脚、门框均采用麻石打造。

  这座祠堂建于清朝时期,是南栅现存规模最大的宗祠,并且保存状况良好,具有相当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如今已被列为东莞市不可移动文物。

  王氏大宗祠是王氏家族拜祭祖先和商议事务的地方,长期以来还被用作办学场所,成为王氏子弟求学的摇篮,曾经先后作为同仁学堂、象山学校、南栅小学等。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这里作为南栅老人康乐中心,之后又曾用作南栅幼儿园、图书室、粤乐社。

W020250331311279210982.png

  2014年12月,南栅社区启动了对王氏大宗祠的修缮工作。翻新了祠堂大门,更换了内进正梁和瓦片,复原了祠堂壁画以及内进原有的建筑和装饰。在修复原地面建筑的基础上,开挖地基,确定了宗祠原有的建筑体制。如今,王氏大宗祠已经恢复了其古建筑的风貌。

  为了能够进一步活化利用好王氏大宗祠,南栅社区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在祠堂内展示了王氏历代名人以及南栅社区王氏家族的发展历史。

  据了解,宋初,王氏先祖从太原经过韶州来到象山,随后便在此地定居下来。之后各族相继入籍,人口逐渐增多,村落不断扩展,人才也层出不穷,王氏家族成为了当地的望族。过去盐业兴起,官府在广济渡口设置栅栏进行把守,当时其南部还处于大海之中,所以被称为海南栅,后来海水逐渐消退,便去掉“海”字,称为南栅。

  根据南栅社区“百千万工程”建设规划,该社区计划投入600万元,在王氏大宗祠一侧建设一座集村史陈列、图书阅览、粤剧曲艺、艺术培训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文化综合体,并且让其与宗祠融为一体。届时,群众不仅可以游览宗祠,了解南栅的源流,感受其厚重的人文历史,还能够欣赏粤剧演唱,接受艺术的熏陶,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东莞菜篮子  莞农云课堂:水稻迁飞性害虫多发,专家传授防治秘籍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