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2025年青年科技工作者智能农机装备技术发展论坛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成功举办。该论坛紧紧围绕青年科学家、智能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与应用等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以“智能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与应用”作为核心主题,广泛涵盖了新能源动力机械、大田、设施、畜禽、水产、加工等智能农机装备的重点应用场景。其目的在于积极促进智能农机装备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活力,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为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副会长刘恒新表示,当下智能农机装备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此次活动为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分享在智能农机创新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借鉴,推动产学研推的协同创新,加强各方合作,既为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应用提供助力,也为智能农机装备的发展贡献力量。
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陆明洲指出,现代畜牧业呈现出明显的集约化、规模化特征,智能化技术装备已成为推动产业朝着绿色、高效、健康养殖方向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借助物联网系统可以实现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管控;依托计算机视觉与声纹分析技术能够精准识别健康异常的畜禽个体或小群体;结合动态营养模型可以构建精准饲喂体系;部署巡检、清粪、消杀等机器人能够完成养殖作业。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了饲料转化率和作业效率,还有助于改善畜禽的健康与福利水平,推动畜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可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油莎豆是一种集粮、油、饲功能于一体的经济作物,具备耐旱涝、耐盐碱等特性,适合在贫瘠沙化的边际土壤上种植。然而,其收获难题一直是制约该产业发展的瓶颈,迫切需要突破油莎豆高效低损、降阻减耗的收获技术。针对现有收获机械存在的问题,河南科技大学农业装备工程学院院长金鑫团队开展了触土部件耐磨减阻、高效低损收获、机电液耦合控制等7个方向的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开展关键部件设计、整机集成、性能优化及田间试验,形成了3项国内领先技术,研制出了自走式和牵引式2种收获装备,实现了油莎豆收获装备在应用过程中的低损失挖掘、高效清选分离、作业参数智检等关键功能。
在未来5年,相关方面还将深入推进合作战略,加大相关技术在油莎豆主产区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技术的迭代创新,并建立种植数据库,推进油莎豆种植全程机械化设备的研发。预计到2030年,基本能够实现油莎豆的数字化、智能化收获作业。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