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连续五届落地东莞,美食盛宴再度来袭!

行业动态

连续五届落地东莞,美食盛宴再度来袭!

阅读数:11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随着寒气逐渐消散,春日愈发温暖,我们迎来了万物复苏、味蕾焕新的美好时节。由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即将于4月18日至20日在东莞盛大举行。这是该展会连续第五次在东莞落地,并且今年首次将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纳入同期举办,实现了从“双博会”到“三博会”的升级。这一升级不仅彰显了展会在推动农业贸易、促进产业创新方面的核心作用,还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全球农食领域重要交流平台的影响力。

  今日,本届“食博会·预博会”主承办单位召开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赵立军、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庆松、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经销商工作委员会会长李葆华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

  第九届“食博会·预博会”基本情况与亮点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主任马洪涛:

  南国的春天总是来得更早一些。一年一度的“食博会·预博会”即将隆重拉开帷幕。

  农食行业与千家万户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肉案子”“油瓶子”密切相关,它不仅牵动着民生冷暖、人间烟火,还关乎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农村部韩俊部长强调要“切实做好发展‘土特产’大文章,抓好农产品加工、农业企业培育、农业品牌塑造等延链强链措施”。举办2025“食博会·预博会”,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的生动实践。

  在农业农村部和中国贸促会的指导下,“食博会”这一中国农食行业国际展会已成功举办了8届。它以权威性、专业性、引领性、国际性为显著标志,立足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坚持内外贸融合贯通,已成为中国联通全球农产品市场的重要窗口和农食行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特别是在过去两年,在业界的积极推动下,聚焦预制菜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步举办“预博会”。这一举措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了中央一号文件“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的精神,组织预制菜企业展示新品、探索合作、发布食品安全倡议,引领产业规范发展,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不断释放农食行业新质生产力。

  “食博会·预博会”连续多年在广东省东莞市举办,有效助力东莞打造千亿级核心食品产业名城,充分发挥了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源和市场优势,促进了我国农食行业与全球的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2025“食博会·预博会”将于4月18日至20日在东莞举行,继续沿用“食全食美,预见‘味’来”这一主题。我们将持续打造集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交流互鉴等功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全方位展示农食行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和新服务。本届展会将设置品牌及国家馆、粮食及调味品、预制菜及食材、茶咖饮品、休闲及时尚食品、大健康食品、宠物食品、装备及包装等展区,总面积预计超过5万平方米。同期,还将举办中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全国食品经销商大会、专题采购对接会、美食烹饪大赛、新食材及农食技术发布、农业短视频大赛等多场活动。

  本届“食博会·预博会”得到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东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经销商工作委员会、广东莞篮子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单位也全力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也将同期举办,届时三展同台,相互辉映、相得益彰,实现了从“双博会”到“三博会”的升级。作为“国字号”综合性国际食品展,今年我们将邀请有关部委领导、知名院士专家、行业龙头企业等重要嘉宾,立足全局视野,聚焦前沿趋势,围绕政策解读、科技创新、市场动态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交流,为全行业奉献一场高品质的思想盛宴。我们将广泛邀请国内外食品行业领军企业携明星产品与创新成果精彩亮相,全面展示粮油副食、休闲零食、预制菜品等新品类新业态。此外,还有京东、美团、盒马等头部电商,北京新发地、深圳海吉星、千喜鹤、蜀海等头部食品供应链企业以及中东、北美、东南亚等知名采购商携千亿采购意向参展。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食博会·预博会”将在45天后盛大启幕。我们将全力以赴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围绕“高”“大”“精”“新”四个标准,努力提升本届盛会的影响力。

  一是高站位引领。作为“国字号”综合性国际食品展,今年我们将邀请有关部委领导、知名院士专家、行业龙头企业等重要嘉宾,立足全局视野,聚焦前沿趋势,围绕政策解读、科技创新、市场动态等多个维度,展开深度研讨交流,为全行业奉献一场高品质的思想盛宴。

  二是大品牌汇聚。我们将广泛邀请国内外食品行业领军企业携明星产品与创新成果精彩亮相,全面展示粮油副食、休闲零食、预制菜品等新品类新业态。此外,还有京东、美团、盒马等头部电商,北京新发地、深圳海吉星、千喜鹤、蜀海等头部食品供应链企业以及中东、北美、东南亚等知名采购商携千亿采购意向参展。

  三是精细化服务。展会的服务保障实现了全方位升级,重点在专业化、智能化方面有了大幅提升,提供贯穿展前、展中、展后的全流程贴心服务,特别是强化供采对接和贸易撮合,我们力争为每个参展企业、采购商和观众提供优质、高效、全新的展会体验。本届展会将在多个场景引入AI元素,包括云逛展、虚拟讲解、创意直播、机器人厨师、机器人助理等,打造国内首个AI赋能的智慧农食展会。还将展示行业内最新技术与创新成果,包括智能预制菜设备、新型保鲜技术、真空低温烹饪技术等。展会的“它经济”展区将再度升级,设置宠物主食、宠物零食、社交互动等功能区,拓展农食产业的发展边界。

  四是新风尚呈现。本届展会将在多个场景引入AI元素,包括云逛展、虚拟讲解、创意直播、机器人厨师、机器人助理等,打造国内首个AI赋能的智慧农食展会。还将展示行业内最新技术与创新成果,包括智能预制菜设备、新型保鲜技术、真空低温烹饪技术等。展会的“它经济”展区将再度升级,设置宠物主食、宠物零食、社交互动等功能区,拓展农食产业的发展边界。

  焦点问答1

  问: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8届,是推动行业交流,促进农业贸易,引领农食风尚的重要平台。请问今年的“食博会·预博会”在供采对接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一方面,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邀请国内外优质参展商,目前已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食企业,以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展商踊跃报名。另一方面,我们加大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的邀约力度,目前已邀请到中东、东南亚、澳洲、欧洲等国际采购团,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协调全国千家食品经销商、头部电商企业等带着千亿采购需求参会。目前,我们已初步梳理汇总采购品类、质量标准、价格区间等信息,以及参展商的产品特性、产能规模、供应渠道等关键要素,为双方开展贸易对接做好充分准备,提升供需匹配的精准度。

  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副主任赵立军:

  供采对接是本届展会的重头戏,围绕供采对接,我们从展前筹备、展中服务到展后跟进,都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布局与推进。

  一是展前精准邀约,搭建供需桥梁。一方面,我们通过多种渠道积极邀请国内外优质参展商,目前已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食企业,以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展商踊跃报名。另一方面,我们加大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的邀约力度,目前已邀请到中东、东南亚、澳洲、欧洲等国际采购团,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饭店协会等协调全国千家食品经销商、头部电商企业等带着千亿采购需求参会。目前,我们已初步梳理汇总采购品类、质量标准、价格区间等信息,以及参展商的产品特性、产能规模、供应渠道等关键要素,为双方开展贸易对接做好充分准备,提升供需匹配的精准度。

  二是展中精心组织,促进高效对接。展会期间,我们将组织一系列洽谈会、选品会、采购需求发布会、新品发布会等活动,让市场主体成为主角,做到出彩出圈。展会现场,运用AI、大数据等新技术,为采购商和专业观众设计专属选品路线,为供需双方创造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此外,我们还将组织参展商和采购商考察东莞,深入了解这座以“世界工厂”闻名的城市,近距离接触广东优质食品企业,充分挖掘合作契机。展会结束后,我们会持续跟踪参展成效,全力推进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合作,帮助促成合作落地见效。同时,为持续推进展商交流,我们与东莞市正在谋划搭建线上展览展示窗口,探索永不落幕的、全年无休的在线交流合作平台,让展会的影响力得以延续放大。

  三是展后持续跟进,巩固合作成果。展会结束后,我们会持续跟踪参展成效,全力推进参展商和采购商的合作,帮助促成合作落地见效。同时,为持续推进展商交流,我们与东莞市正在谋划搭建线上展览展示窗口,探索永不落幕的、全年无休的在线交流合作平台,让展会的影响力得以延续放大。

  希望通过高标准、全方位的服务,为参展商和采购商搭建一个高效、便捷、专业的交流合作平台,提升展会的务实成效,推动农食行业的繁荣发展。

  焦点问答2

  问:在今年的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省委书记黄坤明表示,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您认为今年的“食博会·预博会”如何服务“工业武装农业”?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

  广东作为食品工业强省,正以预制菜产业为鲜活载体,积极探索强化“工业武装农业”的实践路径。广东率先推出省级产业政策一一《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率先创建预制菜产业园;率先支持创设预制菜团体标准;率先支持创立预制菜联合研究院;率先支持华南农业大学开设预制菜研究生班;率先探索成立预制菜产业基金;率先体系性地开展“喊全球吃广东预制菜”等出海活动,在海外探索建设预制菜“共享工厂”;率先启动“胡润预制菜百强榜”评选;率先探索“年菜”“年鱼”等文化赋能预制菜的品牌建设工程;特别是支持东莞市委、市政府,依托农业农村部贸促中心率先落地“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暨中国国际预制菜博览会”,打造预制菜的“广交会”。广东这些求真务实的系列举措,被业界誉为“预制菜的十个率先”,连续三年预制菜发展指数广东位居全国榜首。

  预制菜产业作为“农业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正在广东引发一场“从田间到车间”的产业革命。

  我们努力将2025“食博会·预博会”打造成为“工业武装农业”创新实践的展示窗口、合作平台、要素资源聚变裂变的载体,我们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以工业化思维重构农业产业,打造“全链升级”新范式。在国家“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的战略框架下,广东预制菜产业率先构建起工业赋能农业的生态闭环,通过上游智慧种养基地建设、中游智能化中央厨房集群打造、下游新零售渠道整合,形成覆盖种质研发-数字农服-智能加工-冷链物联-精准营销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

  在历届“食博会·预博会”上,广东展示的预制菜企业无一不体现了工业对农业的赋能。例如,中游的加工企业,东莞鸿骏膳食建成的全自动净菜生产线,通过AI视觉分拣、超高压灭菌等技术,将叶菜损耗率从25%降至6%,加工效率提升了4倍。

  二是以制造业基因注入农业创新,锻造“智慧农业”新引擎。预制菜产业以农、畜、禽、水产品等为原料,通过先进的加工技术和保鲜手段,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方便、快捷、美味的食品。在这一

东莞菜篮子  藏不住了!桥头这处满眼青绿之地,堪称“阿勒泰”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