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丰收时节,莞邑大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11月28日,东莞市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洪梅镇金色水乡稻田公园盛大举行。此次活动以“学用‘千万工程’,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由东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共同主办,全方位、生动地展现了东莞农业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农村环境的巨大改善以及农民生活的幸福美满。
乡村振兴显成效
全市农业农村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279”示范引领体系的有关要求,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工作中,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美化乡村环境、优化服务水平,办成了一批让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实事,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工作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和阶段性成果。
稳根基,做实“粮食安全”工作。东莞将粮食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高标准农田面积,统筹推动5831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同时推动7200余亩美丽田园建设;通过挖掘生产潜力、提高单产水平,创建4个市级高产示范区,积极挖掘粮食单产潜力,为东莞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实现“七连增”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拓展供销渠道、加强市场监测,保障主要农产品供应充足、价格平稳、质量过关。
扩优势,做精“特色产业”。东莞持续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新增4家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重点发展莞香、荔枝、香蕉“三棵树”以及笋壳鱼、观赏鱼“两条鱼”产业,不断优化品种、提升品质、树立品牌。同时,注重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聚焦“一桌菜”,成功举办2024“食博会·预博会”,大力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各类“乡村游”产品,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持续优化农业服务,政策性农业保险实现扩面、增品、提标,农技“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
激活力,做强“集体经济”。东莞鼓励村集体升级物业、盘活资产,引导多元投资,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前三季度,全市村组新兴经营项目收入达到3.1亿元,同比增长35.8%;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社区)经营性总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8.3%,“零分红”村年底前有望从18个减少至8个。同时,东莞加快《东莞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条例》立法进程,深入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堵塞制度漏洞,健全监管体系。
添动力,做绿“和美乡村”。接力培育两批省典型村,安排1.5亿元奖补资金,加快推进107个项目建设。全市投入资金超1.08亿元用于乡村绿化,种植树木逾18.13万株,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实现美丽宜居村全覆盖,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传教育活动,村晚、村超、村BA等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农民节日农民办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丰收节活动,能够更充分地展示我们农业发展取得的喜人成绩、农村面貌发生的喜人变化以及农民生活呈现的喜人景象。”活动现场,作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宣讲员,来自洪梅镇农技中心的基层农技人员林仰孝结合开展农地统筹、建设美丽田园的亲身经历,自豪地向大家讲述了身处的这片金色稻田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创新实践“稻”路。
“我们一直致力于通过莞香产业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帮助香农们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莞香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黄欧带领团队积极推动莞香产业化发展,如今产业额已达到年均1.5亿元。
“我们采用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或农民的模式,在多个省市联合共建乡村振兴朱顶红种植基地,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朱顶红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致富之花。”将朱顶红从“小众花卉”打造成“网红花卉”的养花人张文心正在现场展示他们研发的适合网络销售的最新花卉品种。
“兴农人”和“新农人”成为本次活动的主角,来自荔枝、香蕉、锦鲤、水稻等东莞特色农业产业的农民代表,在活动上分享了他们的丰收喜悦和奋斗故事。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东莞的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了新时代东莞农民的风采和担当。
多彩活动庆丰收
穿过“莞邑丰收之门”,“莞邑四时展”四季农产品丰收场景便映入眼帘,现场特设农产品、绚烂花卉、新鲜水产以及预制菜等特色展位,展品种类丰富、琳琅满目,充分展示了东莞农业的丰收成果。
活动期间,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与东莞供电局,市乡村振兴促进会与顺丰速运(东莞)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共同推进乡村电气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与《扶农助农快递运费优惠框架协议》。这些合作将为东莞农业产业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和物流保障,进一步夯实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
《寻美莞乡·乐活莞邑》系列微纪录片的发布成为活动的又一亮点。这是首部聚焦东莞和美乡村建设成果的系列微纪录片,在10集微纪录片中,24个生活在东莞乡村的微观个体成为镜头下的主角。影片通过对一个个具体人物、平凡故事的细致描绘,生动地体现了东莞农村环境由点滴改造汇聚而成的巨大变化,让观众在视觉与情感的双重体验中,感受到东莞美丽乡村的新风貌、新气象。现场还特别推介了“东莞乡村休闲旅游”手绘地图情景剧,带领现场观众从不同的角度重游熟悉的乡村美景,领略东莞丰富的乡村休闲旅游资源。
在主会场活动之前,东莞市各镇街也分别举办了形式多样的特色庆丰收活动。在东城街道、万江街道,东江印象园、花溪湾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开展了以“庆丰收·迎盛会”“又见稻乡,在希望的田野上遇‘稻’你”为主题的庆丰收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在横沥镇,田饶步村的舞草龙文化节是东莞的传统活动,村民们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充满活力的潮玩IP让传统活动和乡村更加出彩,吸引了大量游客;在东坑镇,葡萄采摘庆丰收活动让学生和群众亲身体验了现代农业科技的魅力,培养了珍惜粮食、热爱劳动的意识。市文化馆及高埗振兴城举办的第八届岭南开腊日暨东莞腊味节,则通过腊味市集、创意工作坊等形式,展示了岭南腊味文化的独特魅力。
荔枝红、香蕉黄、莞香幽,观赏鱼跃、笋壳鱼肥,预制菜香飘四海,都市现代农业在东莞绽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光彩。在丰收的季节里,莞邑大地处处奏响“田园郊享乐”,东莞正在绘制着一幅充满莞味的和美乡村丰收画卷。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