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粮食安全一直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沙田镇作为历史上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向来重视粮食保护,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发展,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粮袋子”,确保粮食生产稳定与安全,为“百千万工程”提速增效提供坚实要素保障。
晚稻开镰收割,又是一年好“丰”景
秋高气爽时节,稻谷飘香,沙田迎来了晚稻收割季。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开镰收割,田间地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今年在穗丰年区种了将近150亩水稻,两台收割机同时作业,这两天就能全部收割完,预计亩产大概400公斤,总产量预计接近60吨。”穗丰年村的一位农户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兴奋地说道。
2024年,全镇早晚造种植水稻面积达1039亩,预计全年水稻产量约400吨,折算平均亩产约385公斤。这一成果不仅得益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政策的扶持,更离不开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种粮专业户梁树有参加东莞市“2024年早稻高产竞赛活动”,以亩产水稻541公斤荣获全市一等奖,镇农林水务局获得市“优秀种植指导奖”。
聚焦粮食安全,守护人民的“粮袋子”
近年来,沙田镇聚焦粮食安全,实施农业支持政策,发放涉农涉渔补助资金,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全力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想方设法让农民的“荷包”鼓起来。
2024年,沙田镇落实各级支农惠农政策,切实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累计发放各项涉农涉渔补助资金1224万多元;推行农业政策性保险,有效发挥政策支持作用,转移农业生产风险。
同时,沙田不断加强种粮保护与利用,与2022年相比,2024年种粮面积增长了近20%,种粮面积持续稳定增加,守护人民的“粮袋子”,切实保障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强大动力。
持续做优特色农产品,发展高质量特色农业
沙田镇农耕文化历史悠久,除了水稻种植,还注重品牌建设,挖掘地域优势,持续做优特色农产品,提升农产品的品牌竞争力。进入冬季,沙田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甘蔗。目前,沙田甘蔗种植面积达到95亩,产量达到665吨,平均亩产达到7000公斤,成为沙田镇重要的经济作物。
此外,沙田打响甘蔗、莲藕、花生、水稻“沙田四宝”品牌,通过注册商标等方式,进一步保护特色农产品的知识产权和品牌形象,提高沙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渔业发展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由于水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沙田的水产品迎来了发展契机。目前,水产养殖是沙田镇主要的农业产业之一,鱼塘养殖面积约占全镇农业生产总面积的一半,同时沙田镇也是东莞市水产养殖的主要镇区。
在穗丰年水道旁的一处水产养殖基地,培育着一种罕见的特色品种——软骨鲫。软骨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不少市民喜爱。在政策措施的支持推动下,穗丰年村是沙田镇水产养殖户数最多的村之一,除了农业部门开展技术帮扶外,各种扶持政策和补贴也让农民发展高质量特色农业的信心更加坚定。
在金黄的稻田与充满希望的田野间,沙田镇将以更坚定的步伐、更务实的行动,坚守粮食安全底线,不断探索和创新粮食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聚势赋能,为构建更高水平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来源:东莞沙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