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百千万工程”助力东莞农房焕新,引领乡村蜕变之旅

行业动态

“百千万工程”助力东莞农房焕新,引领乡村蜕变之旅

阅读数:8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在东莞,一场将“城中村”转变为“城中景”的行动正在全面推进。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的机遇,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动农房风貌的整体提升。今年以来,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从存量农房的风貌改造到新建农房的规范管理,从特色风貌的打造到建设流程的优化,东莞的农房风貌提升工作高效开展,成果显著。

在南城石鼓社区、道滘大岭丫村等地方,一栋栋农房旧貌换新颜,成为了乡村田野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在清溪镇、道滘镇的“赤膊房”美化行动中,党员干部们积极参与到每一个环节,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担当与责任,让农房重新焕发光彩。这不仅是乡村风貌的一次巨大改变,更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为建设宜居宜业的新家园贡献了力量,也为东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风貌改造显成效

据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上半年,东莞市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在塑造农房特色风貌方面,通过推进存量农房风貌提升、加强指导培训、强化设计先行、夯实制度保障、加强现场督导巡查以及不定期开展服务巡查等措施,确保了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并取得了实际效果。

横沥镇六甲村,曾经是一个籍籍无名的小村庄,通过抓住“百千万工程”的机遇,实现了从“平淡无奇”到“颜值飙升”的精彩转变。

走进六甲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粉刷一新的旧墙壁上那些充满乡土气息的墙绘,它们记录着乡村的趣事,描绘着田园的风光,唤起了人们儿时的回忆,展现出小村庄的生机与美丽。通过发动党员群众、当地村民等积极主动参与创建,六甲村成功打造了一批“美丽庭院”示范户。原本脏乱差的闲置地,如今变成了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为村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同时,以点带面将安康路沿路打造成“美丽庭院”示范路,实现了从家庭“一处美”到全村“整体美”的转变,不断增添绿色与美丽。

桥头镇岗头村在规范农房建设管理方面树立了榜样。该村通过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对破旧泥砖房、危房等进行拆除或修缮,推进房屋外立面改造,全面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打造出干净、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同时,岗头村还注重绿美城乡建设,打造了融合绿美巷道、河塘、商铺一体的独具特色的优美街巷。

目前,市内15个典型村的现场施工工作已全面展开,截至6月30日,共完成首期393栋农房风貌提升,总体进度达到80%。东莞还进一步规范了农民安居房建设流程,出台了《东莞市农民安居房报建审批建设管理工作指引》,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并完善了农房建设管理长效机制。通过市、镇、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了常态化的农房安全、农房风貌巡查机制,确保了农房风貌提升工程的质量安全。

通过一系列有力的措施,东莞市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实现了质的飞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房建设展新篇

在东莞市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中,面临的挑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老旧农房的结构和设计难以满足现代居住需求,二是改造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居民的意愿和个性化需求,确保改造工程得到居民的广泛支持和认可。面对这些挑战,东莞各地采取了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其中南城石鼓社区的改造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的实践。

石鼓社区是东莞典型的旧式村落,常住人口约8000人。改造前,社区内的建筑老化严重,外墙瓷砖脱落,居民的生活十分不便。为响应“百千万工程”的号召,让“城中村”变成“城中景”,改造工作团队深入居民家中,倾听他们的需求,为每一户制定了个性化的改造方案。

“大哥,让我给您详细解释一下这张设计图纸。” “您觉得这个改造方案怎么样?我们打算拆除旧雨棚,然后新建一个树脂瓦式的雨棚。” “如果您有任何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商量怎么修改。”据中建五局华南公司青年突击队的队长韦明来介绍,团队在改造前就积极与村民沟通、展示设计图纸、耐心解答疑问,确保每一项改造方案都能得到群众的认可。

村民李叔家有一栋建于90年代的三层自建楼房,经过多年的风吹雨打,外墙瓷砖逐渐老化,多处存在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在确认方案后,团队不仅修缮了外墙,还解决了李叔家中漏水、漏电等问题。李叔感慨地说:“他们只用了一天时间,就解决了困扰我们20多年的问题!”

改造工作完成后,石鼓社区焕然一新。斑驳的外墙被色彩斑斓的彩绘所取代,老旧的阳台经过重新粉刷后变得崭新,采光效果明显提升,街道边配套的绿化成为了社区一道清新的风景线。如今,石鼓社区已成为“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社区改造项目被评为2023年广东省建筑业企业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项目范例。

与此同时,在道滘镇大岭丫村加快推进“百千万工程”的过程中,一个集夜间消费、潮玩体验、趣味活动于一体的潮流文化创意公园即将点亮当地的文旅“夜经济”。该项目正在推进方案优化和农转用手续办理,预计在今年10月完成建设。

大岭丫村还在推进乡村振兴风貌带改造项目,计划年底前全部完工。通过农房立面提升、巷道改造和“绿美小园”的建设,大岭丫村正在悄然变美,努力打造一个特色鲜明、文旅融合的现代化乡村。

石鼓村、大岭丫村的成功改造,是东莞市在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也为其他地区的农房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乡村振兴谱新章

东莞市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不仅为当前的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也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在镇街层面,一些创新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值得关注。

在凤岗和南城,严格的农房建设标准得到了有效执行,对不按标准建设农房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坚决遏制了农房违建现象,在追求风貌统一、美观的同时,保障了房屋的安全性和耐用性;洪梅镇通过设立“民房风貌提升奖”和“年度最美民房奖”等激励机制,对获奖农房户主给予相应的资金奖励,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风貌提升工作。

石龙镇在施工安全方面的管理也值得称赞。该镇要求在模板支撑和脚手架方面采用钢结构排栅,严格把控施工安全细节,显著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未来,东莞将继续深化和拓展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工作,以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在农房风貌指引制定方面,将总结全市“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农房风貌提升工作经验,制定具有东莞市特色的农房风貌指引,进一步规范农房外立面改造设计和建设管理;存量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将进一步深化,加快完成省首批15个典型村农房风貌提升一期工程,推动提升区域、提升范围向一般区域延伸,逐步实现全域提升。

新建农房管控工作将得到加强,规范农房报建审批,严格落实《东莞市农民安居房报建审批建设管理工作指引》的工作要求,确保新建农房的质量安全。此外,东莞还将进一步提高村民的参与意愿,加强宣传教育,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宣传栏、村广播等多种渠道,让村民了解工程的深刻意义和长远效益。

同时,东莞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企业投身“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会议和宣传活动,推动镇村与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鼓励企业利用资金、技术等优势参与项目,采用“一村对多企、一企对多村”等灵活方式,推动镇村与企业建立结对帮扶关系。

展望未来,东莞将呈现出更加和谐美观的农房面貌,农房建设更加安全规范,村民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村企联动更加紧密,携手共同描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

来源:南方+

东莞菜篮子  携手共护湿地,全球同向同行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