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市疫控中心:秋冬时节需强化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

行业动态

市疫控中心:秋冬时节需强化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

阅读数:10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秋冬季节来临,羊群小反刍兽疫的发病率呈现出增高的态势。与此同时,我市在秋冬时期羊的输入量和消费量大幅增加,这也导致羊小反刍兽疫的输入风险显著增大。在此情况下,特别提醒我市羊养殖场、屠宰场、三鸟批发市场、动物园等相关场所,必须切实做好羊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工作。

  什么是小反刍兽疫?

  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发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烈性、接触性传染病。在急性感染的病例当中,患病羊只的体温能够升高至41℃以上,鼻腔常常会流出脓性黏液,呼出的气体带有恶臭。这种疾病的感染率和致死率可高达100%,对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也把它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并将其列入强制免疫病种。一旦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需要严格依照“早、快、严”的原则,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对疫点内的全部山羊和绵羊进行扑杀。同时,要封锁疫点、疫区,严禁羊、牛等反刍动物进出,并且对出入人员、车辆以及相关物品进行消毒。一直到疫点内最后一只羊死亡或者被扑杀,并且按照规定完成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之后至少21天,疫区、受威胁区经过监测没有新发病例,才可以按照流程申请检测、解封。在封锁期间,居民的牛羊消费和日常出行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怎样做好疫病防控?

  一要把好输入关:要强化来源地的把控,严禁从高风险地区调入动物。要加强对进入我市反刍动物的入场检疫和屠宰前检疫;其次,要加大流通、屠宰环节的日常巡查力度,一旦发现反刍动物出现发热、眼鼻分泌物、胃炎等小反刍兽疫症状,应当迅速采取隔离、流调监测等工作,发现疫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切断疫病的传播途径。此外,还要加强运输车辆、用品用具以及栏舍等的日常消毒,降低疫病发生的风险。

  二要把好免疫关:要加强对我市养殖羊及动物园反刍动物的免疫工作,并且做好免疫效果监测,确保我市小反刍兽疫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对于免疫不合格的场点,要及时进行补免,建立良好的免疫屏障。

  三要把好饲养关:要加强养殖饲养管理,对新引进饲养的反刍动物要实施30天的隔离观察,隔离观察期过后没有疫病才可以混群;要避免反刍动物(羊、山羊、鹿等)与猪、犬等混养;要保证饲料的品质和营养,保持良好的通风环境,并且定期进行驱虫工作,降低因应激反应和寄生虫感染而诱发羊小反刍兽疫的风险。

  四要把好监测关:要加强对流通、屠宰及养殖环节的日常监测工作,同时提高流通、屠宰等重点场所的监测频率,及时发布疫病监测信息,做好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相关工作。

  来源:市疫控中心

东莞菜篮子  东莞公开销毁22艘涉渔“三无”船舶,强力推进“拆船”行动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