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东莞兴农人蔡建权:科技赋能,铸就智慧荔园传奇

行业动态

东莞兴农人蔡建权:科技赋能,铸就智慧荔园传奇

阅读数:8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对传统的黑叶、怀枝荔枝树进行矮化,并将其嫁接成观音绿、岭丰糯、仙进奉等名、优、新、特品种;采用智慧种植模式,把喷灌设施一路铺设到树枝,实现水、肥、药一体化管理;建设“智检小站”和田间冷库,让荔枝能从田间地头快速走上市民群众的果盘……11月28日下午,东莞举办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东莞荔农蔡建权作为“兴农人”代表,分享了他运用科技打造智慧荔园的经历与感悟。

  蔡建权是东莞樟木头人,他拥有广东省优秀农村乡土专家、荔枝种植技术工程师、乡村工匠等称号。

  在东莞樟木头镇金河社区的广袤山林里,蔡建权不仅是荔枝高端化的积极推动者,更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实践者。他借助科技的力量,打造了上千亩的智慧荔园,以技术展现了服务型新农人的担当。

  改良,老树育出新品

  通过高位嫁接技术,让老树培育出新品种。

  针对高大老化的荔枝树进行嫁接操作。首先砍树矮化,接着清理,然后施肥促进其重新长出新枝,再选取优质荔枝品种芽条,选择合适天气在砧木上进行嫁接,之后包裹密封,还要做好防蚁防虫等工作。通过这一系列工序,将优良的荔枝品种嫁接到价值较低的品种上,最终达成荔枝品种改良的目的。

  蔡建权是典型的80后,他从小在荔枝林中长大。他坦言:“我的父母在樟木头种了30多年的荔枝,我自己也跟荔枝打了20多年的交道。我当过兵、经过商,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2018年,我还是选择回到家乡,投身荔枝产业。”

  “父亲是传统的荔农,种植了100多亩的黑叶和怀枝。传统荔枝种植面临着巨大挑战,荒年产量少,丰年价格低。2005年荔枝大丰收,‘黑叶’的价格暴跌至8毛/斤。”蔡建权说道,“看到父辈如此辛苦,却常常丰产歉收,我心里十分难过。”

  主栽品种结构不合理、产期相对集中、生产技术滞后等问题,成为了东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阻碍。如何研发出更具竞争力的新品种,避免“果贱伤农”的情况发生呢?

  “矮化树种,提升品质。”蔡建权开始尝试对传统荔枝进行改良。他带领团队通过嫁接等技术,对黑叶、怀枝进行品种改良。经过多次试验,他们成功研发出荔枝高位嫁接换种技术。

  “我们从稳产三四年的荔枝树上,挑选一年生的健壮枝条作为接穗枝条,然后嫁接到二三十年的老树上。”蔡建权表示,“相较于原来的传统小枝嫁接,高位大枝嫁接优势显著,根系养分集中供养接穗,长势强,树冠形成快,品种更新效率高。”

  走进金河社区的自家果园,蔡建权对园内情况了如指掌:“高位嫁接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矮化树体,东莞荔枝老树多、树龄长、树干高,锯掉老枝嫁接后,树高可控制在三至四米,便于采摘;二是优化品种,选择冰荔、观音绿、岭丰糯、糯米糍等优质品种,形成早中晚熟品种搭配的梯次种植模式,降低扎堆上市的风险;三是在嫁接育苗期间,不影响原品种的生长,仍有收益,能调动荔农的积极性。”

  如今,蔡建权在金河社区的300多亩荔园,全部种植了观音绿、糯米糍等优质品种,成为东莞荔枝高位换种规模最大的荔枝改良基地。“今年零星挂果,明年就会进入丰收期。”蔡建权对自己的技术充满信心。

  作为荔枝界的“高手”,蔡建权声名远扬,他时常应邀到惠州、珠海等地指导荔枝嫁接,帮助当地改良了上千亩的荔枝园。目前,许多改良过的新品种,果实变大,果皮鲜艳,口感更佳,也能卖出更好的价钱。特别是樟木头的观音绿,在业内已小有名气,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市场十分畅销。

  蔡建权还算了一笔账,以前种植黑叶、怀枝,年景好的时候,每亩一年的纯收入只有千把元。如今换成观音绿、糯米糍等优质品种,每亩每年纯收入能达到上万元,这让他更加坚定了种好高端荔枝的决心。

  赋能,智慧管理荔园

  采用智慧管养方式,省时省力。

  “把荔农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近年来,蔡建权不断引进和推广新的荔枝种植技术,研发了水肥自动浇灌系统、单轨作业机,结合无人机喷洒技术,提高了荔枝的产量和品质,有效将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相结合,打造了智慧荔园,带动当地农户共同致富。

  在樟木头金河社区果园,蔡建权拧开水池旁的开关,水便从滴管里缓缓流进荔枝树根部。“以前这片荔枝林,父辈挖沟修渠,有时还靠背扛肩挑,人既辛苦,效率又低。”

  蔡建权带领团队,结合地形和荔农经验,探索出“水肥药一体化”系统,指导农户依靠技术和管理进行生产。借助机械设施,将灌溉与施肥、用药融为一体,利用山坡地形压力,把管道直接架到每一棵荔枝树上。这样,由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就会与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

  如今,蔡建权的果园成为了东莞有名的智慧荔园,全部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站在山坡上,蔡建权自豪地说:“‘水肥药一体化’非常高效,省时、省力、省心。”一方面,滴灌方式告别了传统大水漫灌,从“浇地”转变为“浇作物”,既节约用水又节省人工;另一方面,可直接把肥料随水均匀地输送到荔枝的根部,让其充分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增加了荔枝产量,提高了经济效益。

  蔡建权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为当地农户乃至各地荔枝种植基地提供智能化种植指导、嫁接指导、病虫害防治、托管等服务,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现在,他们还在果园建设了智能检测小站、田间冷库,帮助农户提前掌握荔枝农药残留成分和含量,在采摘前进行自主检测,保障荔枝质量,提升东莞荔枝品牌形象。此外,还拓展了销售渠道,构建网络销售模式,打造高标准省级优质荔枝示范基地,加强优质荔枝品牌包装、宣传推广、产销平台对接等工作,推动成果转化,携手周边荔农从“卖荔枝”转变为“卖品牌”,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来源:东莞+

东莞菜篮子  人勤春至农事早,常平菜农春耕酣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