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新技术开展灌溉工作,不但能够达成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的目标,节省下宝贵的水资源,还能够推动农业增收……
近日,记者探访了企石镇清湖村绿耕智慧农业基地。在基地内,农作物呈现出一片绿油油的景象,生长态势十分良好。基地采用的智慧中心平台上,气象、土壤湿度、用水量等各类数据不断交替显示,为农田里的作物生长提供了科学依据。
果农潘满相提到:“传统的人工浇水方式,要把整个基地灌溉一遍,既耗费人力,又浪费水量。”自从引进了智能喷灌系统后,通过手机APP发出操作指令,预埋在田里的滴灌设施就能自动进行浇灌,而且还可以控制水量,实现了从“浇地”到“浇作物”的转变。当大棚内温度过高时,管道顶端的雾化喷头会将水喷洒到空气中,起到降温的效果。
据潘满相介绍,水肥一体化灌溉(智慧滴灌)会根据植物的实际需求进行滴灌,能更有效地节省肥料和水。传统灌溉的面积较大,灌溉量也较多,相比之下,智慧滴灌能节省三分之二的用水量。
针对这一情况,企石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大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力度,充分发挥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引领作用,助力企石现代农业实现快速发展。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