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小麦控旺抗旱防冻促安全越冬技术指导建议

行业动态

小麦控旺抗旱防冻促安全越冬技术指导建议

阅读数:10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大寒”时节已至,冬小麦全面迈入越冬期。近期,全国气温持续保持偏高态势,部分地区小麦旺长的趋势进一步加剧。据气象部门统计,202411月至12月,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9℃,主产区小麦越冬期普遍推迟了57天。气象部门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的情况仍将持续,局部地区日最高气温将比常年同期高出10℃以上。而且,主产区近期没有有效降水降雪,部分麦区土壤墒情不足,旱情已经有所显现,旱寒叠加的风险持续加大。针对当前的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各地需要要紧盯农时、紧扣生产环节、紧抓管理措施,围绕控旺促弱、抗旱防冻、防控病虫立足冬季早抓早管,促进苗情转化,全力搭建好丰收的苗架。 

  (一)控制旺长培育壮苗。部分播种时间偏早、播种量偏大的旺长麦田,如果冬季气温持续偏高,可能会导致生育进程提前,从而加大冻害风险。要进行机械镇压。需坚持“压干不压湿、压软不压硬、压轻不压重”的原则,趁着当前土壤尚未封冻的有利时机,根据麦苗情况、土地情况和土壤墒情开展机械镇压。对于旺长趋势明显的麦田,要及时组织机械进行重压,以此控制地上分蘖,促进地下根系生长,保证麦苗稳健生长;对于土壤过湿的地块,不宜进行镇压;对于晚播弱苗要注意轻压,避免出现机械损伤。二要及时进行化控。对于群体偏大、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在日均温达到8℃以上时,对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抑制地上部分生长,喷施时要均匀适量,避免重复喷施。对于群体偏大、叶片过长但个体瘦弱的“假旺苗”,或者有缺肥症状的麦田,不宜进行化控,可喷施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促进根系生长,健壮麦苗,增强抗性。三要适时进行划锄。对于苗龄过大、群体过旺的麦田,可采用中耕划锄的方式,在小麦行间深锄57厘米,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养分吸收和地上部分生长,减少分蘖,培育壮苗。 

  (二)肥水调控促弱稳壮。要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抓好肥水管理,培育壮苗,促进弱苗转化为壮苗,控制旺苗,保证麦苗稳健生长,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对于土壤墒情较差、有旱象苗头的麦田,要及时浇水并适量施肥,促进麦苗健壮生长。对于墒情适宜、长势正常的壮苗,当前可以不进行肥水管理对于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要趁着下雨或者土壤有墒情时追施速效氮肥,促进苗情转化。对于秸秆还田量大、土壤悬空不实的麦田,要适时浇水,踏实土壤,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植株的抗逆能力。对于稻茬小麦,要重点做好内外“三沟”配套,及时清沟理墒,确保沟系畅通,预防渍害发生,也有利于必要时进行沟灌洇水。 

  (三)适时冬灌抗旱防冻要因时因地因苗抓好冬灌,冬灌既可以改善土壤墒情,促进生根分蘖,又能缓冲降温影响,降低冬季冻害风险。要抢抓合适的时期进行冬灌,避免因冬灌过早,水分提前蒸发,无法起到增墒防冻的作用;或者因冬灌过晚,土壤冻结,水分无法下渗,造成麦苗受冻或窒息死亡。对于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的麦田,应在日均温为3℃左右,出现夜冻昼消的情况时浇越冬水;对于冬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旺苗麦田,可适当推迟冬灌或者不进行冬灌。冬灌应采用“小白龙”、微灌、喷灌等灌溉措施,灌后要及时划锄松土,一般每亩浇水量不超过40立方米,切忌大水漫灌。对于单根独苗的晚播弱苗可不进行冬灌,以免降低地温,影响苗情转化,但若出苗不足,可适量灌水促进达到足够的苗数。 

  (四)压低基数防治病虫草害。要加强系统监测,适时开展药剂防控和绿色防控,尽量压低病虫草害的越冬基数。对于小麦病害,西北菌源区和西南冬繁区是条锈病防治的重点地区,要坚持“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原则,减少发病中心,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纹枯病病菌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下传播速度快,务必及时防治,控制病菌蔓延。对于小麦虫害,要密切监测地下害虫、麦蜘蛛、蚜虫等的发生动态,一旦达到防治标准,要及时开展综合防治。对于麦田杂草,要根据草相和气温变化,选择合适的药剂,在均温5℃以上、无霜冻降雨的晴好天气开展化学除草,防止出现冻药害。 

东莞菜篮子  大岭山拉紧动物防疫“安全绳” 筑牢春季动物“防护盾”
标签: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