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气象局最新消息,过去一年间,各地各级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智慧农业“气象+”赋能行动,在保障粮食减损增收、助力乡村防灾减灾等方面成效显著,乡村振兴气象服务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上,气象部门精准做好关键农时气象服务,同时对国内外主要粮食产量进行预报。开展了全链条、伴随式且精细化的农业气象服务,还与农业农村部门携手发布国省级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各地依据干热风预警积极采取“一喷三防”等措施,成功助力冬小麦减灾增收约30亿斤。以精细化的病虫害预报为指导,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相较于2021年大幅减少41.6%。中国气象局积极开发云水资源,过去一年共执行人工影响天气飞机作业1363架次,地面作业4.9万次,有力推动了农业的丰产丰收。此外,气象部门还将气象信息全面融入全国农机作业指挥调度平台,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为200余万涉农人员提供服务。
在气象服务特色农业领域,中国气象局与农业农村部共同建设了第三批10个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至此累计共建省级特色中心达117个。中国气象局首次开展“中国天气”品牌赋能乡村振兴行动,赋能208个节气品牌,覆盖人群超十亿。气象部门率先构建的部门联合会商、实时监测和短临预警工作机制,在乡村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汛期多次帮助山区、偏远地区村民在危险来临前及时撤离。气象预警信息已全面接入全国123万个应急广播终端,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发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