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农业农村部积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在科技部的指导之下,该部门不断对科技计划管理进行改进,积极探索并实践具有农业特色的产业科技组织模式,全力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近期,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了其主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以下简称为“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立项工作,“主要作物丰产增效科技创新工程”等14个重点专项成功立项了198个项目。
开门征集需求。在此次立项过程中,农业农村部面向17个部门单位以及推广机构、科研单位、企业、协会等主体,紧紧围绕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等国家战略目标,聚焦产业的难点与痛点问题,广泛开展需求征集工作,共同凝练任务,并确定优先顺序。最终,共研究确定了401项科技需求,以此确保需求来源于产业,成果能够服务于产业。
共同编制指南。农业农村部将原有的“指南编制专家组”调整为“指南编写组”,明确其职责为按照任务需求和优先序,把科技需求转化为指南文本。同时,要求人员构成中企业、推广机构的专家占比达到20%以上,进一步提高企业在方向确定、任务凝练、论证咨询等环节的话语权,有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融合发展。
分类推进立项。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场景任务,此次立项原则上由企业牵头承担。例如在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领域中,92%的项目采取了“企科联合”、“科企联合”的实施机制。针对基础类公益类研究任务,一般由高校、科研单位牵头承担。如在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领域中,相关部门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牵头承担了61.9%的课题,相关中央级科研单位承担了23.8%的课题。据统计,本次立项的198个项目的课题承担单位中,相关部门所属高校占比24.8%、地方高校占比22.2%、农业农村部系统单位占比19.3%、地方科研院所占比16.8%、其他单位占比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