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里,剥开一颗晶莹剔透的荔枝,那清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可当您享受这一口鲜嫩多汁的果肉时,是否想过,这份甜蜜背后,其实凝聚着无数人的守护?今天,让我们聚焦荔枝安全生产,坚决向违规使用禁限用农药说“不”!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近年来,在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不断出台并更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 – 2021)以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2,4 – 滴丁酸钠盐等112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 – 2022.1),我国对荔枝等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作出了明确且具体的规定。
【小知识】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常说的农药残留规定主要分为两个层面:其一,禁用药物涵盖禁(限)用农药和禁止使用的兽药,这类药物是绝对不得使用的,一旦使用便属于违法行为。其二,常规使用的农药,这些农药是依法允许使用的,但生产者必须规范使用,切不可随意滥用,否则使用量过多就会导致残留量增加。食品、农产品中残留的最大限量是强制执行的标准,农产品生产者务必掌握这两个层面的要求,正确树立限量意识。
目前我国禁限用农药名录
执法典型案例
2023年修订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了坚实的法律防线。该法明确规定,农产品生产经营者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同时要严格遵守限制使用农药、兽药的相关规定。若违反这些规定,根据情节的轻重程度,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处罚。生产销售含有违禁农药残留的农产品,不仅会被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所得,还可能被处以罚款;若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一:销售含有国家禁止使用农药的农产品案
此案例来源于2024年某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典型案例。2023年12月,某市农业农村局对某村种植的茼蒿开展监督抽查,检测结果显示克百威不符合GB2763 – 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经核查,当事人共销售检测不合格的茼蒿50公斤,销售价格为4元/公斤,违法所得200元,最终被处以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由于当事人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该市农业农村局将该案移送公安机关依法查处,目前公安机关已对当事人进行立案侦查。
【解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七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销售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合物的农产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对农户,并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案例二:常规农药啶虫脒残留超标案
该案例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典型案例。2023年6月,某省农业农村厅对某县某公司开展监督抽查,经检测其生产销售的豇豆常规农药啶虫脒残留超标。经查,涉案豇豆共100公斤,自抽检后未售出。2023年8月,该县农业农村局依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50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同时对涉案豇豆进行无害化处理。
【解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销售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案例三:常规农药吡虫啉超标案
此案例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典型案例。2023年3月,某市农业农村局收到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移送案件线索,称某市场销售的香蕉常规农药吡虫啉残留检测不合格。经溯源,该批次香蕉为该区董某某种植。经查,董某某在香蕉种植过程中使用常规农药吡虫啉后未过安全间隔期即采摘上市。2023年3月,该区农业农村局依法对董某某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1000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解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七十一条规定,销售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停止生产经营、追回已经销售的农产品,对违法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予以监督销毁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没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对农户,并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荔枝种植部分禁用农药及常规农药检测限量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