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至11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美国奶业科学学会以及新西兰初级产业部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在北京盛大召开。此次会议聚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奶业”这一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位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以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深入探讨奶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路径以及全球合作方向。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家健、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美国奶业科学学会副主席David Everett教授、新西兰驻华大使Jonathan Austin博士以及法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Jo Cadihon博士出席了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张军民主持了会议开幕式。
本次会议精心设置了“奶业全产业链高效优质关键技术进展”“牛奶质量与安全”和“特色畜奶营养品质研究进展”三大议题,安排了36场精彩报告。报告内容涵盖奶牛高效饲养与智慧化养殖、低碳排放、瘤胃微生物调控、牛奶质量安全与健康等前沿科学技术,同时也包含特色奶畜的饲养技术、营养品质与功能特性等多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技术。会议旨在为奶业从业者和专家搭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让大家能够深入探讨学科前沿、技术创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推动奶业朝着高质量、绿色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加启研究员在作“科技支撑奶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汇报时指出,“可持续奶业,不只是奶业自身的发展,还应包括更好的土地利用、土地保护以及营养健康。”新西兰梅西大学Riddet研究所David Everett教授作“乳品结构决定营养利用率”主旨报告,揭示了乳品结构与营养利用率之间的内在联系。
“实现奶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刘亚清呼吁全球奶业同仁携手共同努力。她认为,重点需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勇攀科技高峰;二是要坚持绿色发展,筑牢生态屏障;三是要坚持质量为本,守护生命健康;四是要坚持开放合作,共享发展机遇。
会议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奶业科研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奶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自2009年创办以来,该研讨会已成功连续举办九届,参会国家扩展到了13个,累计吸引了4300多名现场代表以及500万名线上观众,成为推动全球奶业科技合作与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