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镇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精准施策,通过实施打造两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三大稻田公园、培育四大特色农业品牌等“234”举措,有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乡村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培育两条精品路线,深化“农文旅”体验
中堂镇结合绿美生态带建设成效,对全镇 18 个农文旅点位进行系统整合,创新推出“凤凰来仪”和“龙跃阡陌”两条特色精品线路,致力于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良好格局。其中,“凤凰来仪”路线以中堂东部的潢涌村、“三湛凤”片区为核心打造区域,重点串联起黎氏大宗祠、南汴炮楼、湛翠古榕公园、陈伯陶史迹陈列馆等文旅资源。通过对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以及名人文化的深入挖掘,精心打造出一条以历史文化体验为特色的主题游览线路。“龙跃阡陌”线路覆盖中堂西部 8 个村(社区),串联了龙舟文化体验基地、水乡生态岛稻田公园、槎滘十里绿美步径等特色节点,着重展示龙舟非遗文化和水乡自然生态景观。近期,已组织沿线村(社区)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乡村风貌,预计年内启动的村级建设项目超过 45 个。
推进三大稻田公园建设,打造“稻香”IP
中堂镇分步推进潢涌美丽田园项目,一期 160 亩工程正加快建设稻田驿站、智慧监测站等设施,力争在今年 5 月底前建成;二期 114 亩工程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同步开展数字农业试点工作。水乡生态岛稻田公园一期建设已经启动,由镇属农业公司进行专业化运营,统筹推进耕地恢复和景观提升工作。目前,已引入种粮大户开展规模化种植,接下来将启动稻田栈道、景观台等设施建设。同时,谋划建设潢涌新围中心稻田公园,加快推进 171 亩连片优质耕地的整合流转,着力打造“水稻 +”复合型生态空间,以更好满足生态保护、乡村游憩等多方面需求。
打造四大农业品牌,延伸“特色农业”链条
中堂镇实施“一产一链”培育计划,全力支持“虾稻共生”“绿源龟鳖”“锦鲤金鱼”“中堂荔枝”等品牌农业实现做强做优做大的目标。积极推广“虾稻共生”种养模式,支持富舟公司将锌硒钙水旱稻种植面积扩大至 500 亩,将澳洲小龙虾养殖规模提升至 450 亩,预计小龙虾年产值将突破 1460 万元。引导绿源合作社开展龟鳖产品深加工,丰富“龟唛”品牌系列产品,配套建设研学空间和休闲垂钓设施。推动观赏鱼养殖企业深化“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模式,实施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经营。鼓励本土荔枝种植户引种培育仙进奉、观音绿、冰荔等优质荔枝品种,推动形成种植、观光、电商一体化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