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 – 8日,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中欧研究创新旗舰合作计划“农业有机废弃物全量高值生物转化关键技术研发与低碳循环利用综合示范(2023YFE0104900)”项目(以下简称“Agriloop”)为依托,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简称“加工所”)和法国国家农业食品与环境研究院(以下简称“INRAE”)联合主办的“中欧农业有机废弃物全量高值生物转化创新大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总农艺师李惠斌,欧盟驻华使团农业食品链研究与创新主任Luis Vivas – Alegre,法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Jo Cadihon,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科学技术参赞Alessandra Guidi,西班牙驻华大使馆科技参赞Adrian Gutierrez,INRAE副院长Thierry Caquet及国际项目经理Florent Chazarenc,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钱钰研究员,加工所副所长、党委副书记刘蓉蓉研究员,加工所副所长范蓓研究员,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加工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资深首席、Agriloop咨询专家王强研究员,INRAE研究主任、Agriloop欧方负责人Nathalie Gontard研究员,加工所植物蛋白结构与功能调控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Agriloop中方负责人石爱民研究员,以及来自中国和欧盟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企业的1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加工所副所长范蓓主持。
大会召开前,石爱民表示,期望通过此次会议,进一步强化中欧项目间的科研协作,搭建起中欧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的平台,推动中欧青年学者之间的互动交流,为中欧农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贡献力量。Nathalie简要介绍了Agriloop项目的基本情况,并指出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可持续绿色工艺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议题展开,其目的在于通过生物技术把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值生物产品,推动中欧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大会开幕式上,刘蓉蓉代表大会主办单位介绍,会议聚焦于2023年启动的中欧旗舰合作项目,该项目集结了中欧35家单位,通过生物技术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值蛋白质及替代材料,助力实现中欧碳中和目标。刘蓉蓉对该项目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了肯定,并强调本次会议旨在推广技术应用、探索可持续路径,为全球农业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持。
Thierry Caquet代表大会联合主办单位INRAE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与粮食安全问题需要深化中欧合作。AgriLoop项目以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为核心,通过跨学科协作推动绿色转型,促进双方达成循环经济共识。未来将依托该平台加强联合研究,整合产学研资源以加速技术落地应用,并呼吁加强全球科研协作,共享知识并培养青年人才,共同构建创新生态以应对资源与粮食危机。Florent Chazarenc表示,INARE作为欧盟农业科技的核心力量,主导了多项欧洲研究项目并广泛开展全球合作,与150多个国家建立了联合实验平台及科研网络,研究聚焦于碳中和、智慧农业及生物多样性等战略议题。未来中欧双方将在可持续农业创新、气候变化应对及科研人才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推动全球食品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钱钰表示,中欧农业科技合作成果丰硕,特别是在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领域实现了“技术协同创新、政策机制对接、产业示范推广”三大突破。依托中欧食品农业工作组十年间20余项旗舰项目合作,双方在畜牧健康、土壤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实际成效,为全球农业低碳转型提供了示范。对于未来合作,她希望继续深化农业可持续与循环经济联合研究,共建技术共享平台助力人才培养,以科技合作巩固中欧战略伙伴关系。
Luis Vivas – Alegre介绍了欧盟农业和食品产业的发展愿景,其目标是构建一个兼具吸引力、竞争力、可持续性及公平性的农业食品体系,着重推动生物经济与循环农业创新。他指出即将发布的2025欧洲地平线计划将聚焦农业、林业及土壤健康研究创新,并鼓励通过欧盟资助平台及各国联络点获取信息与合作机会。
李惠斌表示,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治理面源污染、保障粮食安全、助力“双碳”目标的关键途径。中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推动畜禽粪污和秸秆规模化利用,推进整县示范工程,构建可持续产业模式。他强调,中欧合作项目依托欧盟先进技术与中国农业资源及市场优势,通过技术研发与经验共享,为全球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创新方案。未来双方需强化技术攻关,共同提升废弃物全量高值转化效率和附加值,加速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王强指出,农业有机废弃物低碳循环利用的科技合作践行了中欧双方的绿色目标,体现了双方促进农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共同理念,期待Agriloop项目和大会取得圆满成功。会议期间,Florent Chazarenc、刘蓉蓉、Nathalie Gontard与石爱民共同为“中欧农业有机废弃物高值生物转化联合实验室”揭牌,并与Jo Cadilhon共同为Agriloop项目6家中方参与企业颁发“农业有机废弃物低碳循环利用中试示范基地”牌匾,助力项目技术成果转化落地。
本次会议围绕“全量高值生物转化助力农业低碳循环利用”这一主题,设立了五大主旨论坛及两场平行圆桌研讨。主旨论坛聚焦于中欧循环经济发展方向与合作机遇、农业有机废弃物创新价值链的绿色循环、天然功能因子高效回收与利用、微生物、真菌蛋白质及微生物聚酯生物转化技术、循环利用技术中试示范与评估五大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来自欧盟驻华使团、意大利驻华大使馆等政府代表,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学者代表,意大利Tomapaint公司、荷兰Paques生物材料公司、日本Kaneka公司、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等企业代表分别就循环经济政策衔接、生物转化技术路径优化、蛋白与功能因子绿色提取及应用技术突破、微生物聚酯产业化等方向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参会代表积极提问交流,互动讨论氛围热烈,充分展示了Agriloop项目的亮点成果,极大地激发了中欧研究创新合作的积极性。
圆桌讨论环节为青年学者群体组织了中欧青年学术交流会,同时为学术和商业界代表搭建了农业有机废弃物商业、科学与政策交流研讨平台。青年学术交流会邀请了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Cristina Silva Pereira教授和沈阳农业大学郭鑫副教授作特邀报告,中欧青年学者通过分组研讨“源自农业废弃物的未来食品”展示了中欧创新思维及学术交流合作成果,共评选出“Best Presentation Award”1项、“Excellent Presentation Award”3项,增进了深厚的国际友谊、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商业、科学与政策交流研讨会特邀法国ECOZEPT公司Burkhard Schaer主管、中国技术市场协会许爱东会长、瑞士DSS + 公司Anne Verniquet主管、中粮集团营养健康研究院陈文波研发经理、法国ECOZEPT公司Jan Linck经理、中国农业大学周宇光副教授作主题发言。与会中欧专家、学者、企业家经过充分交流与热烈讨论,聚焦会议主题“高值生物转化助力农业低碳循环利用”达成了“技术协同创新、产业与市场联动、政策与机制协同、能力建设与社会共治”等五点合作共识,并建议中欧双方通过组建联合工作组、设立专项支持基金、完善评估与监督机制,在中欧科技合作总体框架下持续推进中欧农业有机废弃物全量高值生物转化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产业化落地与转化、标准化与互认机制构建等三项重点合作内容,为推动中欧农业有机废弃物低碳循环利用指明了方向和目标。
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Agriloop项目的阶段性亮点成果,显著加强了项目内的科研合作与交流,加速推动了关键技术产品的落地转化,标志着中欧双方在农业与食品加工废弃物低碳循环利用领域的深度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进一步深化中欧绿色伙伴关系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生物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中欧双方将依托高效务实的交流机制与合作平台,进一步对接产业需求、吸纳专家建议、强化技术研发与政策协同,提升中欧农业有机废弃物高值生物转化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中欧农业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