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荔枝产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4月2日,东莞市农技办在大岭山镇举办了一场荔枝花果期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暨农残源头治理培训班。来自大岭山镇、寮步镇、松山湖的农业技术人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以及荔枝种植户代表等共计70多人参加了此次培训。
专家亲临授课,精准化解难题
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副教授冼继东进行授课。冼教授围绕荔枝花果期主要病虫害的识别、安全科学用药规范等关键内容展开了系统讲解。他着重强调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精准施药相结合的应用方式,以及荔枝霜疫病、蒂蛀虫的绿色防治技术,助力农户掌握高效的果园管理技巧。在互动提问环节,专家针对果农们提出的“荔枝花发霉”“如何提高坐果率”等诸多痛点问题,现场“把脉问诊”,给出了专业的“科技药方”。一位种植大户表示:“参加这次培训收获颇丰,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后,不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还大幅提高了优质果率,对果园管理的帮助非常大。”
多方协同合作,共筑农残防控屏障
东莞市农技办的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为果农们普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荔枝禁限用农药清单以及农药残留源头治理的关键用药技术等知识。随后,大岭山镇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服务小分队向果农们派发了《荔枝果期用药参考》《荔枝蒂蛀虫绿色高效防控技术手册》《2025年农业实用技术手册》等资料,还赠送了一批“虱螨脲”农药。通过多方的协同努力,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果农的法律意识,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用的技术指导和物资支持,进一步加固了荔枝农残防控网。
接下来,东莞市农技办将继续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队伍的技术优势,把握荔枝花果期管理的关键节点,持续推进农残源头治理工作。通过开展技术培训、进行监测预警等一系列举措,筑牢果品质量安全防线,推动东莞荔枝产业朝着绿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不断为东莞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荔枝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实现丰收的美好愿景。
供稿:市农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