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东莞举办了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新系统发布活动。这一活动标志着全省首个农村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系统正式上线,东莞也成为广东省内首个将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体系统一管理的地市。这是落实国家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
东莞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政务和数据局”)与市农业农村局携手搭建了集交易和平台服务于一体的农资交易专区,致力于打造“一站式”交易服务平台。该平台有效推动了农资交易市场实现价值新发现,为交易主体参与资产交易、发掘资产价值、提升交易效率提供了阳光化、市场化的平台。
市政务和数据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深化农资交易“交审分离”是服务农资农业系统进一步做好农村(社区)集体资产管理、监督的具体实践。农资交易“交审分离”新系统的上线,彰显了东莞加强基层治理能力、构建与广深一体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
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打造保值增值“放大器”
农村集体资产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为了加快融入并主动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和数据局在全省率先推进深化农村(社区)集体资产交易“交审分离”改革。
据悉,农资交易“交审分离”改革任务于2024年8月启动。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和数据局指导市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农资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与农村“三资”管理平台的实时对接,创新连通了“粤公平”“粤农交”平台,推动农资交易项目进入更加公平、透明的大市场环境,社会关注度大幅提升。
农资交易“交审分离”改革以南城、长安、樟木头三个镇街作为试点先行,实现了村组(社区)交易“村村通”、交易类型全覆盖,为“交审分离”工作的有序推进奠定了重要基础。
经过探索实践,目前,农资交易“交审分离”改革已成功覆盖全市32个镇街,形成了广泛统一的农资交易服务体系。据统计,自2025年1月以来,交易平台上东莞农资交易总成交金额超过60亿元。
随着“交审分离”改革的持续深入,改革的辐射效应进一步扩大,多个镇街项目吸引了更多实力强劲的市场主体,进一步释放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效应。
例如,望牛墩镇朱平沙村某厂房屋顶招租项目,经过143轮竞价,最终以每年165780元的高价成交,刷新了东莞农村集体屋顶光伏资源租赁价格的历史纪录;长安镇裕鑫研发中心招租项目以合同总金额6.7081亿元顺利成交,创下了长安镇农资交易公开竞价史上单宗面积最大、金额最高的交易纪录。
优化交易流程提效率 打造资源配置“加速器”
农资交易关系到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在“交审分离”改革中,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农资办进一步规范和优化了农资交易方式、交易情形等各项流程细节,同时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升级改造,依托i莞家APP探索实现农资交易“指尖办”。
此次升级支持优先权人身份自动匹配、资格前置审核与后置审核并联、底价交易“先到先得”、保证金关联自动缴交等创新功能,打造了“不见面”网上模式。竞投人无需到现场,在网上就能实现项目报名、保证金缴交、在线实时竞价、资格审核、成交确认等环节的“一气呵成”。
自农资“交审分离”改革全面推行以来,东莞市致力于打破传统交易模式的限制,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路径,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交易的透明度和效率。
“i莞家”作为东莞城市服务平台,成为了改革的重要载体。依托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它为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搭建了便捷高效的线上通道,为东莞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了坚实保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强大活力。
据了解,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竞价系统(移动端)由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主导开发,于2025年2月22日在“i莞家”正式上线使用,主要用于全市农村集体资产的公开竞价交易。用户填写资料登录“i莞家”后即可进行申购和竞价。
交易系统主要包括信息查询和竞价交易两大板块,用户可以根据项目属地、标的编号、资产类型、报名时间、竞价时间、交易方式、交易状态等多种条件查找交易项目,“全流程、一站式”完成项目申购、文件下载、保证金缴纳、竞价交易、底价交易、项目管理等交易步骤,真正实现农村集体资产“掌上办理”“指尖交易”。
市民彭先生表示:“以往线下交易流程繁琐,在现场报名、资格审核、举牌竞价、合同签署等方面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如今借助‘i莞家’平台,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等终端,就能随时随地查找项目、查看进度、参与交易,还能保证交易信息完全保密,花几分钟就能找到心仪的项目并完成申购。跟网上购物一样方便快捷,极大提高了交易效率,提升了交易的便捷性、灵活性、安全性。”
社区工作人员陈先生称:“‘i莞家’的交易服务不仅解决了个别竞投人使用电脑的问题,同时为社区集体提供了大量的用户群体,交易环境更加公开透明,操作界面、系统功能、响应速度、交易安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这种高效的交易模式很受群众欢迎,成交率和溢价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推动职能分离再优化 铸牢基层干部“安全阀”
农资交易涉及监督管理和交易服务两大职能,既要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稳定村组收入,又要引导广大基层干部遵循阳光、规范、高效、统一的基本原则,保持清正廉洁。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市农资办围绕交易环节明确了各方主体的职能职责分工,构建了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技术规范、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他们协助主管部门联合印发了“交审分离”实施方案、农资交易权责清单以及应急预案,并建立了高效的问题响应处理机制。
望牛墩镇朱平沙村村支书魏纪宜表示,回顾交易过程,能深切感受到农资交易“交审分离”新机制带来的巨大优势。
“在整个交易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全过程的公开透明。项目立项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公告后,相关的招租条件、金额条款、时间节点都对外公开透明,交易系统的操作指南、咨询渠道也一目了然。从公告、竞价结束到最后合同签订,都有相关的对外公示流程,村民和意向竞投企业能清楚了解到我村盘活集体资产的动态。”魏纪宜说。
全过程的信息保密也让魏纪宜印象深刻。他表示,在项目报名至竞价截止期间,交易平台始终对意向竞投企业的信息进行隔绝加密处理,不仅村集体无法了解竞投企业情况,连农资管理部门、招投标服务所的有关人员也不知情。“这既能有效保护意向竞投企业的信息安全,又保障了企业充分良性竞争的积极性和安全感,也为我村盘活集体资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交审分离”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全局性工作,看似只是两个系统平台的简单切换,实则是涉及管理体系、思想观念转变的一场深刻变革。
未来,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和数据局以及市农资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镇街招投标服务所将加强协同配合,形成更大更强的工作合力,进一步深化农资交易“交审分离”改革,打造更加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生态,为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和促进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