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万物蓬勃竞发。3月20日,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于海南三亚盛大开幕。本届大会紧扣“中国种业振兴 南繁硅谷崛起”主题,由三亚市人民政府、中国种子协会、海南省农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携手主办。超2000位种业界同仁以及国内外嘉宾齐聚一堂,围绕种业发展和南繁硅谷建设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精准研判行业形势,全力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
海南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王祺扬,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国际种子联盟(ISF)秘书长Michael Keller,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副秘书长Yolanda Huerta出席会议并发表致辞。
王祺扬在致辞中强调,南繁事业肩负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战略使命。近年来,三亚不遗余力打造国家南繁硅谷,累计建成南繁基地高标准农田达11.52万亩,构建起了由“国字号科研院所 + 双一流高校 + 本省科研机构”组成的多层次、互补型创新组织体系。如今的南繁已成功实现从单纯育种的传统基地向全产业优化升级的种业高地的华丽蝶变。当前,世界种业正步入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综合应用为显著特征的育种4.0时代。三亚作为南繁硅谷的核心承载地,将坚定不移扛起种业振兴的重大使命,充分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势、政策优势、制度优势,紧密聚焦国家所需、海南所谋、三亚所能,在体制机制、产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方面持续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三亚力量。
谢华安指出,新中国的南繁星火璀璨,新时代的南繁硕果累累。新单1号、“野败”植株、汕优63、国抗1号、郑单958、甜瓜“皇后”等南繁成果闻名遐迩。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与中国种业振兴和南繁硅谷崛起同频共振,不仅开启了信息发布的重要窗口,打造了成果展示的优质园区,还搭建了推动合作的高效平台。展望未来,中国种业振兴、南繁硅谷崛起依旧任重道远。
中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国权在致辞中表示,围绕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做强做大中国种业品牌,下一步,集团将进一步深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大力强化种业关键共性技术平台建设,以农业科技金融为重要抓手,深化与广大种业企业在政策性金融、国家产业基金等领域的协同合作,针对种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关键环节,精准服务生物育种基础研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等项目,推动更多优秀科研成果实现高效转化,助力更多中国种企跻身世界一流。
开幕式上,院士专家、企业家纷纷作专题报告,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分享前沿发展理念,为种业振兴积极建言献策。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家洋在题为《智能品种智造:理念与实践》的报告中提出,作物育种学在过去100年里平均每20年就会实现一次跨越式螺旋式发展,呈现出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我国种业科研即将迈向育种5.0时代,即智能品种的智能培养。智能品种的核心在于,品种能够自主适应环境变化,在不同发育阶段动态调整株型,有效提升光能、肥料、水等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提高食味与营养品质,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资源使用,降低自然灾害损失,实现“两增两减”,也就是增产、增质、减投、减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聚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农村部种业专家咨询组组长、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理事长余欣荣在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深化中国种业创新》的报告中指出,今年中央的一系列部署将对作为农业基础的种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产生重大推动作用,从战略层面为中国种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与以往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四个特性”上,即技术创新的革命性、要素配置的创新性、转化效能的产业性、发展方式的绿色性,其中技术创新是最为核心的因素。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局长李新海在题为《我国生物育种研发进展》的报告中强调,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安全供给,生物育种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是核心所在。“十四五”以来,我国在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基因资源挖掘、生物育种前沿技术、重大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进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需求,我国必须加快生物育种科技创新步伐,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加快产业化应用,加速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原所长樊胜根在题为《食品营养与种业振兴》的报告中指出,当前我国膳食不平衡现象较为突出,超重肥胖问题日益严峻。他建议应将种业振兴与营养健康紧密结合,强化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构建营养导向的制度框架。聚焦重点领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利用先进生物技术,培育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种子,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饮食需求。
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志勇作题为《隆平种、中国芯,国家情怀、中国质量》的主旨演讲。
大会宣布成立海南南繁种业集团并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中国种子协会会长张延秋发布2025年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榜单。农民日报社党委委员、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李炜发布了“2024年中国种业十件大事”。
会上,中国种子协会与国际种子联盟,崖州湾国家实验室、中信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据悉,为期4天的大会还将举办生物育种产业化与企业发展论坛、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论坛、国际合作论坛,以及海南国际仲裁院种业仲裁创新发展研讨推介会、2025崖州湾生物育种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路演及颁奖活动等9个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