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高埗“三个聚焦”激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行业动态

高埗“三个聚焦”激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阅读数:7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关键举措,更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高埗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通过镇村统筹联合开发土地物业资源、共享增值部分、共同推进城市更新项目、拆旧建新等多种方式,不断探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进一步强化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实现强村富民的目标。

空间是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源。怎样才能让有限的土地产生更多效益呢?高埗镇通过“三个聚焦”有效盘活利用闲置低效土地资源,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赋能,筑牢“百千万工程”最基层单元。

聚焦自主更新赋能 持续做强产业园区“底盘”

在低涌第二工业区“工改工”项目现场,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大型塔吊舞动巨臂,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不断,工人们在各个单体建筑中有序作业,项目建设正热火朝天地推进,一栋栋主体建筑逐渐拔地而起。蓝天白云下,一座现代化科技新城已初现雏形。把时间回溯到一年半前,这里还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旧厂房,原建筑面积约9.2万平方米,容积率仅1.0左右,建筑形态落后、资源配置碎片化、产出效益低下,根本无法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低涌村积极融入高埗镇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主动争取将131亩“工改工”项目纳入产业园区的首期项目。通过采用单一主体挂牌招商模式实施改造,成功解决了资金不足的问题,实现了村级“工改工”项目零的突破,探索出了“政府把总控、当‘店小二’,村集体等业主‘自己掏腰包,自己当甲方’”的“自主更新”新模式,使“旧改”摆脱了传统的政府兜底模式,转变为由业主筹资、自拆自建自改。

作为高埗镇现代化产业园区的首开项目,低涌第二工业区“工改工”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改造后总建筑面积将提升至35万平方米,村组年收益增加110%以上。

这一新模式不仅有效减少了政府征地拆迁、资金投入等诸多困难,还有利于调动业主参与拆旧建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有助于推进园区迭代升级,为高埗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据预测,通过业主“自主拆旧建新”这一模式,城市更新项目开发建设周期将大幅缩短50%以上,村集体收益空档期也将相应缩减一半以上。

聚焦盘活土地资源 探索镇村合作开发新模式

宝莲村是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村集体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不适合采用类似低涌村“自主更新”的模式。高埗及时调整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充分发挥镇属企业的助力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金融联动等举措,探索出镇属企业平台与村集体“合资+合作”联建联动新模式。由镇属企业东莞市高宝物业开发有限公司与宝莲村共同开发该村约22亩工业用地,打造高宝智能制造项目。这一模式在有效释放土地效能、大大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的同时,实现了镇村两级在土地效益和经济效益上的双赢。

聚焦升级转型赋能 创新村企共富共赢模式

村企共建连接两头,双向奔赴共同谋发展。高埗镇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村企合作对土地进行二次开发,创新村企共富共赢模式。

在护安围村,有一块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的低效地块。为提高该地块的利用效益,镇属企业东莞市高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动与护安围村沟通,寻求共同开发。将在保障村集体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土地价值,为引入优质项目夯实硬件基础。

在“百千万工程”的奋进征程中,高埗镇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唤醒农村“沉睡的资源”。截至2024年10月底,村组两级总资产达到28.7亿元,增长4%;村组两级经营总收入3.1亿元,增长2.2%,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稳步推进“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

来源:高埗步步高

东莞菜篮子  中堂镇召开市域村(社区)结对帮扶工作会议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