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刘伟冠返乡创业:让荒地变身香蕉示范园

行业动态

刘伟冠返乡创业:让荒地变身香蕉示范园

阅读数:14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麻涌香蕉大又多,蕾蕾像个大猪萝;待到秋来蕉子熟,香气飘过五条河……”秋风拂过,香蕉成熟,那股香甜的气息,伴随着田地里孩子们欢快传唱的民谣,悠悠飘向远方。80后刘伟冠回忆起儿时麻涌香蕉的盛景,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依旧清晰如昨。

  刘伟冠作为一名80后,此前辗转多地从事水果种植工作。2023年,他毅然回到老家麻涌开启创业之旅,把一片荒地精心打造成了面积达400亩的香蕉示范园。他感慨地说:“种了10多年的水果,还是种香蕉最顺手。”

  80后回乡创业种香蕉

  麻涌镇坐落于珠江水系东江下游,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香蕉的优质产区。产出的香蕉香味浓郁、清甜可口、肉质细腻,是岭南四大名果之一。站在麻涌新沙路的伟冠香蕉园里,不远处就是佛莞城际麻涌站。传统的香蕉林与现代的城轨站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现代都市农业的崭新画卷。深耕农业产业10多年的刘伟冠,在香蕉叶下谈起香蕉,感慨万千。

  刘伟冠表示:“我的父母都是蕉农,我的童年就是在香蕉林里度过的。”小时候,他经常听村里在香蕉树下乘凉的老人们讲,麻涌香蕉的种植历史最为久远可追溯到元代,这片土地世世代代都传承着种植香蕉的传统。“我的祖辈们也是如此,到了我这一辈,从小就在香蕉地里肆意成长。”在刘伟冠的记忆中,20世纪80年代是蕉林成海的鼎盛时期,那时家家户户都种香蕉,收获的时候,天还没亮大家就到林里砍香蕉,香蕉又大又黄。那个时候,麻涌香蕉亩产可达4400公斤,不仅荣获国务院颁发的奖状,还成为了作家笔下的传奇。

  2009年大学毕业后,刘伟冠凭借娴熟的种蕉技术,跟随村里的香蕉种植能手外出闯荡。“惠州、肇庆、韶关,我都去过,种了成百上千亩的香蕉。虽然有产量、有技术,但总觉得种出来的香蕉没有麻涌香蕉的那种独特气质和品位,价格也卖不上去。”刘伟冠这样说道。

  “种香蕉很大程度上要看天吃饭,有些年景还不如打工或者做小本生意来得踏实。”刘伟冠其实早就有改行做生意的想法。然而,在兜兜转转10多年后,看到东莞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他最终还是决定回到家乡,重新投身香蕉市场。“毕竟对香蕉有感情,而且我也懂香蕉种植。”回到麻涌后,刘伟冠承包了一片荒地,全部种上了香蕉。

  荒地里创建香蕉示范园

  “回到麻涌,回到老家,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虽然一切是重新开始,但我满怀信心。”刘伟冠告诉记者,“这两年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实现香蕉产业化,引进巴西香蕉、粉蕉等优良品种,提高香蕉的经济价值。二是推动香蕉品牌化,获得‘麻涌香蕉’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授权,进一步促进麻涌香蕉朝着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巴西蕉和粉蕉甜度高、口感好,还便于运输,很受市场欢迎,能卖上好价钱。”刘伟冠经过调研发现,麻涌当地的土壤环境和水乡气候,气温相对较高,适合巴西蕉和粉蕉生长,而且最关键的是能够做到“当年种、当年收”。

  巴西蕉的皮比较厚,耐储存,味道极其甜美,香味浓郁。它有青绿色和鹅黄色两种品种,剥开皮后,肉质呈鹅黄色,香甜可口。巴西蕉的甜度和香味非常适合直接食用,不管是当作水果吃,还是做成甜点都很不错,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与普通香蕉和大蕉相比,粉蕉的皮比较薄,肉厚,肉质滑嫩,口感清甜,深受广东消费者喜爱。

  看到了市场前景后,2023年刘伟冠在麻涌新沙路周边承包了400亩荒地,种上了巴西蕉和粉蕉,打造出麻涌镇内最大的香蕉连片种植基地。其中,124亩的巴西蕉当年就迎来丰收,总产量达到96万斤,平均亩产量7800斤,与本地香蕉平均亩产4000斤相比,增产优势十分明显。产量翻了一倍,价格又高,这让刘伟冠更加坚定了种好香蕉的信心。

  当然,能够丰产增收,也离不开农科部门的技术支持。刘伟冠坦言:“香蕉最怕枯萎病,一旦染上这种病,香蕉植株就会凋萎,枝叶变色腐烂,基本上就会颗粒无收。以前遇到这类病害,种植户要么换种其他作物,要么换地种植,基本上一年换一次苗,两年换一次地,成本支出增加了不少。”在市镇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刘伟冠采用无人机统防统治香蕉病虫措施,对香蕉枯萎病实施“五位一体”管理,通过土壤病原菌含量快速检测、土壤调理培肥、抗耐病品种选育应用、添加有益微生物、少耕免耕栽培等综合防控技术,从源头上杜绝了此类病害。

  如今,一旦遇到病虫害、技术难题等问题,刘伟冠就会马上联系东莞农技专家到现场指导。此外,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支持下,他坚持按照“麻涌香蕉”的标准种植香蕉,成功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以及“麻涌香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授权。

  在东莞,伟冠香蕉园已经小有名气。只有香蕉产量高,拥有自己的品牌,才能走得更长远。2023年,刘伟冠成立了香蕉公司,注册了伟冠香蕉的品牌。目前,刘伟冠种植的巴西蕉和粉蕉将于2025年3月采收上市,预计总产量310万斤,年总产值将超过400万元。

  刘伟冠在一片原本无人耕种的荒地上,高标准建设果园,将其打造成了香蕉先进种植技术、设施、模式的高地,以及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同时,他通过培训班、现场推介会、人员参观学习、线上直播宣传等多种方式,帮助当地1000多名蕉农提升了香蕉种植水平。上个月,伟冠香蕉园还被评为东莞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成为东莞第一家香蕉示范园区。刘伟冠满怀信心地说:“我相信麻涌香蕉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香蕉树结出的‘金娃娃’一定能走上岭南特色农产品的‘星光大道’。”

  来源:东莞+

东莞菜篮子  企石镇召开高质量发展暨“百千万工程”现场推进会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