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农业+”文旅康养升温,“点状供地”破融合困局

行业动态

“农业+”文旅康养升温,“点状供地”破融合困局

阅读数:13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在丰收的季节里,东莞各大农业园迎来了一波亲子收割水稻的热潮,有力地推动了农文旅融合朝着纵深方向发展。记者实地走访各个农业生态园后发现,这些农业园积极探索“农业 +”模式,将休闲、旅游、自然教育、康养等多种业态进行融合,打造出农业综合体验的全新业态。不过,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各农业园普遍遭遇了用地限制这一难题。针对此情况,市农业农村局已计划把 17 个农文旅项目纳入“点状供地”重点项目库,并为其提供相关指导服务,目前部分项目已获得“点状供地”支持。

依据市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2024 年,东莞市采取多项举措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初步构建起乡村休闲产业“美丽经济”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体系。当下,全市 30 亩以上的休闲农业场所超过 130 个,经营面积达 2 万多亩。2023 年全年接待游客 600 多万人次,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超 3 亿元。

  “农业 +”让农业园重焕新活力

12 月 1 日是周末,在东莞望牛墩镇盛丰农业园,20 多户家庭共同体验了水稻从收割、去壳、碾米到抛光成大米的全过程。现场金黄的稻谷与孩子们欢快的笑声相互交织,氛围热闹非凡。

盛丰农业园的梁宇帆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有 10 亩稻田,从 10 月开始,陆续开放稻田供市民游客亲子体验收割。”该农业园以种植无花果为主,早在四年前就开始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开发轻资产、可持续、有特色的项目。如今正值丰收季,先后推出了“秋收 + 果酱制作”“秋收 + 爬宠观察”“秋收 + 标本制作”等课程,极大地增强了市民的亲子体验感。“深加工产品以‘土味’为特色,自然教育课程以轻体验为特色,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特色。”据了解,2024 年以来,农文旅融合让农业园重新焕发生机。自 2024 年 10 月起,共接待游客约 2 万人次,经营收入增长率达 6%。

与盛丰农业园类似,位于东莞市清溪镇的维康生态园也在转变传统运营模式,将重点转向以农业为基础的休闲旅游、研学旅游和康养旅游。“单纯做研学游,利润较低;单纯做生态园,又难以整合更多资源。”于是,黄嘉如做出大胆决策:专注于“一老一小”群体,在吸引客户前来的同时,推动客户走出去,通过开拓清溪农文旅康养旅游线路,开展农文旅融合业务。

很快,凭借多年积累的人脉,黄嘉如迎来了第一批农业康养旅行团。这是东莞一所小学组织的工会活动,活动要求既节俭又富有意义。经过精心挑选,该学校最终采纳了黄嘉如团队提供的农业康养旅游方案。“我们的团队为这次活动精心规划了包含维康生态园、清园山庄、清溪圩、时代园林、东江纵队路东干部训练班旧址等景点的旅游路线。这条旅游路线,既有新兴的‘网红打卡地’,又有农业休闲采摘的乐园,还有独具特色的客家农庄,让参与活动的教师们不禁感叹‘原来清溪客侨文化如此丰富,客家美食如此美味’,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维康生态园每年吸引约 240 家企业来到清溪,有效推动了清溪农文旅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清溪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客家文化。

  130 个农业场所营收超 3 亿元

农业是基础,文旅、康养和自然教育等业态则如同繁茂的枝叶,共同推动现代农业(种植)园实现可持续发展。记者从东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近年来,依托传统优势产业、新兴特色产业以及田园景观、农村文化等乡村休闲产业发展资源,市农业农村部门以持续抓好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评选、农业文化创意项目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线路推介等为重点,采取多项举措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初步构建起乡村休闲产业“美丽经济”的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体系。数据显示,全市 30 亩以上休闲农业场所 130 多个,经营面积超过 2 万亩,2023 年全年接待游客 600 多万人次,经营主体实现经营收入超 3 亿元。

为了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东莞市自 2014 年起每年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评选活动,并对获得国家、省、市级示范点称号的,市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然而,多位农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 年,东莞农业农村部门未开展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工作。记者在市农业农村局官网查询发现,未查询到 2024 年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名单的公示信息。对此,市农业农村局回应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级原则上不再评选示范项目。因此,今年省、市暂停了休闲观光农业相关示范项目的评选工作。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2 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2 个,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9 个,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16 个,市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 27 个。

  “点状供地”破解农文旅融合难题

记者近日走访东莞各大农业(种植)园时了解到,当前,农业生态(种植园)发展农文旅融合业态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用地限制问题。一位在东莞农文旅圈从业七年多的农业园老板表示,农业园开展农文旅融合业态,非常需要搭建场所和设施,她曾多次向主管部门反馈,但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市农业农村局也指出,乡村休闲观光农业目前面临用地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运营人力投入多以及经营收入来源较单一等多重经营压力。安排一定比例的建设用地用于支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事体验等二、三产业发展,是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客观需求,也是提升农地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市农业农村局表示,今年以来,按照省、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关于推进农文旅项目加快发展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行动,建立了全市农文旅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库,将桥头镇荷塘印象农业园、清溪镇云溪桃花源等 17 个农文旅项目纳入其中。对于这些项目,市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加强了“点状供地”的相关指导服务,支持帮助农文旅项目争取用地指标,降低用地成本。目前,已有 4 个农文旅项目获得“点状供地”支持。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挖掘农业休闲旅游资源,持续打造具有创意的农业项目、休闲采摘旅游产品和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推动农业休闲产业朝着差异化、精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同时,将加强与文广旅体、自然资源等部门的沟通协调与紧密合作,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持续加大相关政策文件的解读宣传力度,推广优秀案例和经验,争取在更多镇街实现“点状供地”的新突破,加快推动一批农文旅项目建设发展,为全市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羊城派

东莞菜篮子  我国冬小麦与冬油菜生产形势总体向好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