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工作,12月11日,我市举办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暨和美乡村建设专题交流培训班。此次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全面部署农业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省典型村的工作。市镇农业农村部门相关领导、60个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代表以及市镇70多名农业科技特派员等约200人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
在培训班上,市农技管理办负责人对《东莞市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解读。明确提出了“助力守牢粮食安全底线、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乡村人才培育”这三大任务。以典型村的功能定位、中心工作和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宣讲‘三农’政策、传播先进技术、参与规划编制、谋划特色项目、助力招商引资、培育乡村人才”等六大重点任务。计划到2025年底前,实现联动服务各类经营主体150家以上,引进推广科技成果15项以上,依托“农友圈”平台登记服务1500次以上,服务带动农户1.5万人次以上的工作目标,助力典型村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我市以农科农技部门技术骨干为主体,精心选拔了79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并联合52名农村乡土专家,组建了32支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小分队。采用“农业科技特派员对接 + 小分队组团服务”的“1 + N”联动服务模式,全面对接我市32个镇街的60条省典型村。
培训期间,特别邀请了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魏成、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明辉、中山大学地理学院博士后刘梦曦等专家。他们分别围绕《“百千万工程”建设背景下东莞典型村发展模式与推进路径研究》《“百千万工程”和城中村改造助力城乡融合与美丽乡村建设》《智慧农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专题课程进行讲解,进一步拓宽了推动典型村发展的思路。
接下来,东莞市农业农村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人员队伍的组织统筹,构建上下联动、多元协作、同向发力的工作格局。针对各典型村的特色资源和产业基础,制定个性化的工作方案,绘制详细的发展蓝图,深入推进农业科技特派员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工作,努力将典型村打造成为东莞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助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迈向新的高度。
据悉,自2024年2月起,我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工作。精选15名市级农科农技人员作为农业科技特派员,精准对接首批15条省典型村。围绕动物疫病防治、美丽田园规划、作物种植管理等方面开展面对面技术指导,举办田间课堂、动物防疫现场义诊、科普进校园等活动,从多个维度满足典型村的农技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对接服务147次,受益农户近900人次,解决问题304个。其中,先后协助麻涌镇麻二社区、中堂镇潢涌村等做好和美乡村发展规划编制、打造百亩美丽稻田;在企石镇江边村建立全市首个航天丝苗米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引进推广华航香银针等优新品种140亩,为粮食安全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助力横沥镇隔坑村荣获广东省“美丽庭院”典型村等称号,推动乡村美化与产业升级等。
来源:市农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