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强化科技对粮油作物单产提升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2月18日,东莞市农技办精心举办了一期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田间课堂”暨冬种绿肥现场观摩活动。来自全市16个镇街的40多位农技人员、水稻种植企业技术骨干以及水稻种植大户积极参与此次活动,这也为2025年实现粮食稳产增收注入了全新的动能。
现场观摩:以绿肥固本增效
活动伊始,参训人员前往高埗镇塘厦村、卢溪村的冬种绿肥种植示范基地,实地考察苕子、紫云英等绿肥品种在田间的生长态势。市农技办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对绿肥的选种栽培、田间管护、种植成本以及生态效益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据了解,冬种绿肥不仅能够改良土壤、培肥地力,还可以减少下造约20%的化肥使用量。抓好冬种绿肥种植,是推进农业绿色转型的一项关键举措。通过现场的观摩与交流,参训人员对绿肥“藏粮于地”的功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专家授课:技术赋能再生稻提质
活动特别邀请了省农科院水稻所的胡香玉副研究员进行专题培训。胡研究员围绕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从优质品种筛选、精准播种育秧、精细化施肥以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等多个环节入手,结合广东省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的讲解。参训人员普遍反馈,该课程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提升东莞市再生稻“一种两收”技术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以点带面:科技助农再升级
此次培训观摩活动采用“田间课题 + 案例研讨”的模式,切实提高了农技人员与种植户的专业素养。下一步,市农技办将继续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特派员(轻骑兵)的作用,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积极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持续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来源:市农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