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2月20日至3月6日针对谢岗镇和塘厦镇监测点荔枝蝽越冬成虫卵巢发育情况所展开的调查,再结合荔枝蝽在田间的发生规律、卵巢发育进度以及近期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预计我市荔枝蝽会在3月13 – 15日进入产卵盛期,相较于2024年同期提前10 – 12天。
一、荔枝蝽越冬成虫虫情及产卵期预测
2月上旬,东莞出现了倒春寒天气,平均气温降至8 – 17℃,这种低温天气持续了8 – 9天。到2月中旬时,荔枝蝽成虫在田间的虫口密度较低,只是零星出现。3月6日,对谢岗镇和塘厦镇的荔枝蝽越冬成虫卵巢进行剖检后发现,两地荔枝蝽成虫卵巢的发育进度基本相同,大部分卵巢已发育至3级,3级卵巢的占比达到了84.00%,4级卵巢占比为6.00%。而在去年同期,大多数荔枝蝽越冬成虫的卵巢仅处于2级。自3月5日起,东莞的平均气温大幅下降,受低温影响,荔枝蝽卵巢的发育速度将会放缓。综合荔枝蝽在田间的发生规律、卵巢发育进度以及近期的气候条件等因素分析,预计荔枝蝽会在3月13 – 15日进入产卵盛期,比2024年同期提早10 – 12天。
荔枝蝽越冬成虫卵巢发育进度情况
二、防治方法
当前,东莞的桂味和糯米糍等中晚熟主栽荔枝品种正处于花穗生长期,针对防治荔枝蝽等害虫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生物防治。在荔枝初花期(3月中旬)和盛花期(3月下旬至4月初)分别释放1次平腹小蜂。每次每株荔枝树投放1张平腹小蜂卵卡(包含400 – 500粒平腹小蜂卵)。
(二)人工捕捉。在清晨或者夜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利用荔枝蝽在低温环境下活动迟缓的特性,用力摇晃树木,等荔枝蝽坠地后,捕杀坠落的成虫。
(三)化学防治。在荔枝蝽进入产卵盛期之前(3月10 – 12日),挑选荔枝蝽较为集中且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机,使用菊酯类药剂或者晶体敌百虫兑水对全园进行喷雾。同时,可根据荔枝瘿螨、尺蛾、卷叶蛾和荔枝蒂蛀虫等害虫的发生情况,选用虱螨脲(能够防治蒂蛀虫卵、瘿螨、尺蛾和卷叶蛾),并搭配阿维菌素(可防治蒂蛀虫成虫、瘿螨、尺蛾和卷叶蛾)或者辛硫磷(可防治蒂蛀虫卵和成虫)进行兼防兼治。此外,根据天气状况,在连续下雨或者回南潮湿天气时,酌情添加吡唑醚菌酯或者代森锰锌,预防荔枝霜疫病和炭疽病等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三、注意事项
(一)在开花前喷施农药时,必须保证施药与放蜂授粉之间有足够的时间间隔。
(二)在荔枝上禁止使用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啶虫脒和呋虫胺等新烟碱类药剂,因为此类药剂未在荔枝上进行登记使用,而且对蜜蜂具有高毒性,在开花期喷施会导致蜜蜂大量死亡,严重影响荔枝的授粉受精,危及养蜂行业和荔枝产业。
<p 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