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惊艳!茶山这一非遗美食亮相央视舞台

行业动态

惊艳!茶山这一非遗美食亮相央视舞台

阅读数:10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大年初七(2月4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科教频道(CCTV – 10)大型美食纪录片《妈妈私房菜》准时开播,镜头聚焦于东莞茶山的茶园松糕。在这档时长30分钟的节目里,软糯香甜的茶园松糕惊艳亮相。它不仅展示了独特的非遗美食制作技艺,更讲述了爱与传承的暖心故事,让全国观众沉浸在这份别具一格的美食文化魅力之中。

传递母爱的专属“私房菜”

茶园松糕是东莞茶山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搭配花生和白糖作为馅料的一种糕点。在茶山,“松糕”与“承高”谐音,寓意着扶持子孙快高长大、事事顺利、步步高升。每逢老人做寿、小孩满月、新娘结婚满一个月等喜事,都会用到松糕来传递吉祥,此时的松糕需点上红印,以表示吉利。茶园松糕制作技艺还是东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对于茶园松糕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林凤媚来说,这也是她妈妈传给她的一道专属“私房菜”。在林凤媚家中,茶园松糕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几代人,中间由林凤媚的奶奶传给了她的母亲陈月爱。每天清晨,陈月爱四五点钟就起床蒸制松糕,七点多钟便骑着自行车,载着两箩筐松糕到市场摆摊,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做就是几十年。直至如今,茶园松糕仍是不少茶山民众早餐的首选,承载着许多茶山人童年的味道。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80后”林凤媚已完全掌握了这门手艺,还时常跟着母亲去市场售卖松糕。“是松糕把我养大的,我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正是这份特殊的感情,让身为全职妈妈的林凤媚坚定了将茶园松糕传承下去的决心。

坚守与创新的碰撞和结合

茶园松糕的制作主要包括浸米、沥干、舂米、过筛、做馅、铺粉、放馅、分割、蒸煮、点红印等步骤。仅仅浸米和舂米这两个环节,就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既费时又费力。尽管制作工序繁复,但年过七旬的陈月爱一直坚持采用古法制作,始终不变的味道也为他们积累了不少老顾客。

为了传承茶园松糕制作技艺,这些年林凤媚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致力于非遗技艺的宣传推广,比如到学校开设非遗课堂、参加非遗墟市和美食节等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林凤媚发现很多年轻人对松糕这一传统食品并不了解。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群体,林凤媚开始思考创新。然而,对于林凤媚的想法,她的母亲却一直持反对意见。在母亲看来,只有传统的做法和口味才是正确的。

“我希望自己不仅是一个全职妈妈,也想尽自己的能力拼一把。”尽管意见存在分歧,但想让更多人喜欢松糕的林凤媚还是勇敢地迈出了尝试的步伐。她制作新的模具,尝试丰富松糕的造型;创新加入红豆、桂花等不同馅料,期望满足不同人的口味;主动开展市场调研,不断进行优化调整。

看到女儿坚定的决心和认真的态度,母亲也逐渐开始理解林凤媚,还帮着她蒸制新款松糕参加美食节,用一碗咸丸、猪脚姜这些家常美味默默地表达支持,无声的爱也在一道道“妈妈私房菜”中得以传递。

如今,林凤媚在制作传统松糕的同时,仍在继续探索松糕的创新之路。“妈妈私房菜”在一代一代传承,茶园松糕制作技艺也在坚守和创新中不断传承下去。

来源:东莞+

东莞菜篮子  聚焦2025:“三农”工作新征程怎么干?——一论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