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道滘镇马洲尾,两台收割机在一片90亩的金黄稻田里来回穿梭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曲丰收的交响曲在田野间激昂奏响。与此同时,周边35亩鱼塘的平整工作也在热火朝天地开展着。目前,耕地恢复项目已初见成效,预计全部恢复后,可耕种的农田面积将达到125亩。
今年7月,这片土地经过精细平整后,种上了深受广东人喜爱的丝苗米水稻。经过半年多的悉心照料,晚造水稻终于迎来了丰收时刻。在阳光的映照下,稻田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收割机驶过之处,稻浪层层翻滚,稻谷被自动收集并打包,充分展现了现代农业的高效与便捷。
承包人邓锐斌介绍,由于这是土地平整后的首次种植,土壤中的有机肥含量不足,而且在灌溉期还遭遇了咸潮,所以导致产量略低,亩产量大约在400公斤左右。不过,邓锐斌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他打算把收割后的稻杆翻耕入田,以此作为有机肥来增加土壤肥力,预计明年春季的收成会有明显的提升。
邓锐斌还透露,这些丝苗米除了会留作种子之外,其余的将卖给烘干厂,再由烘干厂转售给米厂。丝苗米作为传统的优秀稻种,虽然产量比不上杂交水稻,但其口感优良,市场认可度高,价格也相对较为可观。
此次丰收,不仅是农田传来的喜讯,更是道滘镇耕地恢复工作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为了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战略决策,道滘镇选取马洲尾连片鱼塘作为耕地恢复地块之一。通过剥离塘泥、回填客土、覆盖塘泥的施工方式来构建耕作层,该项目于今年7月顺利完成施工,并在同期种植了水稻。
未来,道滘镇将持续推进大公洲、马洲尾、掌洲等地块的耕地恢复工作,进一步落实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的职责。同时,还计划在镇内打造美丽田园观光风景带,让农业成为镇域经济的新亮点。
来源:东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