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东莞农文旅融合彰显“她力量” 黄嘉如:拓展农业“朋友圈”

行业动态

东莞农文旅融合彰显“她力量” 黄嘉如:拓展农业“朋友圈”

阅读数:14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身着利落职业套装,声音爽朗动听,待人坦诚又亲切,毫无半点架子,她堪称东莞农文旅融合圈里的一股“清流”。不管是朴实憨厚的种植大叔,还是把荔枝销往全国的果农大户,都愿意向她倾诉从事农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她还是东莞农技推广领域的“她力量”代表:推广农业技术时倾囊相授;分享经验时毫无保留。她这么做,只为了帮助更多农户,服务更多农企,推动东莞农文旅、农康养资源实现深度融合与发展,进一步做大农业“朋友圈”。她就是东莞市维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东莞维康农技服务推广驿站负责人——黄嘉如。

心系家乡,转型做农业遇困境

11月29日,在东莞庆祝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现场,记者见到了黄嘉如。当时她正站在一群人中间,笑容满面地向前来观展的市民宣传推介清溪本地出产的农产品。

清溪素有“中国最美小镇”的美誉,其生态资源丰富且独特,农文旅产业优势十分显著。“我是清溪本地人,更应该为家乡做点贡献。”2018年,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在公司老板的信任与支持下,黄嘉如毅然决然地离开耕耘了七年的民办教育事业,投身到农业这一全新的领域,开始精心打理清溪镇维康生态园。刚涉足农业时,黄嘉如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积极前往贵州等地考察学习,了解农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汲取先进地区的宝贵经验。

黄嘉如认为,农业要实现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种植,还应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农业是基础,休闲、旅游、观光才是企业效益的来源。”在她的引领下,维康生态园逐步探索“农业 +”模式,将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元素相融合,打造农业综合体验。

然而,农业园的发展一度陷入停滞状态。“老板投了2000万元,却连一点响声都没有。尽管如此,老板并没有选择放弃,反而劝我说做农业要有耐心,贵在坚持。”黄嘉如回忆道。在老板的鼓励和支持下,她开始重新审视生态园的发展方向和经营策略。

调整策略,为农户增收千万元

樟木头荔枝种植大户蔡建权是黄嘉如的好友,他深知农业中最耗费资金的就是地租、人工和融资等成本,而最大的挑战则是用地限制。为了降低成本,黄嘉如调整了农业生态园的经营策略,将生态园的土地分租给农户打理,公司的重心则转向以农业为基础的休闲旅游、研学旅游和康养旅游。“但是,单纯做研学游,利润很低;单纯做生态园,也没办法整合更多的资源。”于是,黄嘉如做出了大胆的决定:专注于“一老一小”群体,在将客户引进来的同时,推动客户走出去,通过开拓清溪农文旅康养旅游线路,发展农文旅融合业务。

皇天不负有心人。很快,在2023年暑假,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人脉,黄嘉如成功接到了首个订单——一场企石小学工会活动。该活动要求既节俭又富有意义。经过精心挑选,该学校最终采纳了黄嘉如团队提供的农业康养旅游方案。团队为这次活动精心规划了包含维康生态园、清园山庄、清溪圩、时代园林、东江纵队路东干部训练班旧址等景点的旅游路线,既有新兴的“网红打卡地”,也有农业休闲采摘的乐园,还有独具特色的客家农庄。参与活动的教师们纷纷直呼“原来清溪客侨文化这么丰富,客家美食这么过瘾”,深切体验到了清溪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风采。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黄嘉如依托维康生态园,深耕农旅康养融合项目,不仅帮助生态园的40多户农户实现了上千万元的收入,还大幅提升了维康生态园的知名度,每年吸引240家企业走进清溪,有效推动了清溪农文旅产业的发展,同时也向外界展示了清溪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客家文化。

推广农技农险,助力乡村振兴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做农业必然离不开先进的技术。深耕农业六年来,黄嘉如深知,国家要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强国,就需要更多人投身到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成果分享中来。

“做农业的圈子其实是小众圈,不少农户遇到问题常常求教无门;一些农业园经常因无人指导而陷入困顿,最终选择放弃。我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分享和我的人脉,帮助更多农户,服务更多农业园,点亮他们做农业的希望。”此后,政府部门每次组织人员参加韶关等对口帮扶地区的农技推广活动,黄嘉如团队都会欣然前往,通过开展培训,提升当地农户的种植技术和线上、线下销售能力。“2020年,在韶关乐昌市坪石镇仁里村做了一次培训后一周,当地鹰嘴桃预售额就突破了10万元。”这次经历让黄嘉如进一步体会到农技推广的重要性,也让她认识到自己在全面乡村振兴中的责任。

2021年12月,在黄嘉如的努力下,东莞维康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正式揭牌成立。该驿站旨在为农户提供科技创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培训孵化及指导服务的一站式平台。如今,该驿站吸引了众多热爱农业、扎根乡村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将最新科研成果应用于种植生产,解决了多项农业技术难题。同年,广东省启动了农技服务“轻骑兵”乡村行活动。黄嘉如又利用驿站的资源和人才优势,迅速集结农技服务团队,深入南城、大朗、沙田、凤岗等镇街,提供技术指导、农文旅游项目规划咨询、研学游、康养游课程设置等服务。

在指导服务过程中,黄嘉如发现不少农户、农业企业负责人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认识,她结合自身生态园投保后理赔成功的案例,加深农户们对农险的认识。“东莞台风、强降雨天气频发,做农业就是看天吃饭,政策性农险大部分险种,农户(农企)只需出四成,政府出六成,是很好的强农助农政策。”黄嘉如说,自2019年起,她所在的生态园水稻、蔬菜种植农户就开始投保,如今,农险已成为农户们弥补灾害造成的损失、实现稳产保收的保障。

来源:羊城派

东莞菜篮子  智慧农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