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从家庭的大鱼缸到办公工位的咖啡杯旁,各式各样的观赏鱼成了“年轻人”的新宠。
东莞,这座常住人口平均年龄仅33岁的制造都市,一场渔业转型升级的浪潮正悄然兴起。近年来,东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进程,引导传统养殖向现代都市渔业转变,大力培育观赏鱼、龟鳖等特色水产养殖品种。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东莞全市观赏鱼规模养殖面积约1000多亩,年产值约3.76亿元,约占全市水产养殖总产值的三分之一。观赏鱼产业已然成为东莞渔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品牌求新:走高端化路线
“要是比数量,我们和内地没法比。”东莞市三和田锦鲤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铸芬笑着说道,“内地的锦鲤由于养殖成本低,能做到几块钱一斤。”
东莞市三和田锦鲤养殖有限公司(下称“三和田锦鲤”)的前身为东莞市南城三和田锦鲤养殖场,始建于1999年,是全国最早兴建的锦鲤场之一。2011年5月,因政府征地,该公司乔迁至东莞市大朗石厦凤山农业科技园内。
三和田锦鲤位于凤山农业科技园内,面向湖泊,背靠荔枝林,环境优美且设施先进。整个养殖场现有野塘养殖面积达15000平方米,还有高标准的室内销售池(生化过滤池、立式滴流池)和室外景观池80多个,总面积5000平方米,基础设施设备十分完善。
“这条是我们卖得比较便宜的锦鲤,188一尾。”相较于内地,三和田锦鲤规模不算大,陈铸芬指着一池色彩绚丽的当岁(年龄为一岁)的锦鲤介绍道。
珠三角土地资源珍贵,无法比拼数量,只能提升品牌的附加值。三和田锦鲤的秘诀在于“服务”。“锦鲤养殖价值较高,如果养殖不成功,买家损失会很大。所以,我们除了卖锦鲤,还会卖服务。”陈铸芬介绍,他们团队会给客户提供一系列售后服务套餐,涵盖鱼缸的换水、清洗和过滤等内容。
三和田锦鲤靠服务打响品牌,唯美水族(东莞)有限公司(下称“唯美水族”)则通过创新育种走高端化路线。
走进唯美水族位于东莞石碣的养殖场,短尾系文种金鱼、短尾琉金、短尾狮头、短尾龙睛和宽尾琉金系列、水晶鳞兰畴系列,以及三色、水墨花、虎纹、软鳞黑白等流行业界的品种与色系的各类金鱼在鱼缸中自在畅游,金鱼艳丽的色彩和优美的形状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
“你瞧,这条头部较大、身体圆润、尾巴短小而有力的黑色金鱼就是国寿了。”唯美水族副总经理颜伟娟介绍,“国寿金鱼”最早是由唯美水族创始人陈镇平从日本引进的“兰寿金鱼”并加以本土化培育和推广而来。
据了解,除了引进国外优秀品种并进行本土化培育推广外,唯美水族还打造了国际高端金鱼品牌“东海金鱼”,致力于将东莞产的精品金鱼推向世界舞台。这一品牌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成功进入欧美、澳洲、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际市场的青睐与认可。
技术革新:走差异化路线
“我们的彩鲤在农交会上特别受欢迎!”广东俊一锦鲤养殖有限公司(下称“俊一锦鲤”)董事长何洪桂一边指着色彩鲜艳的锦鲤,一边笑容满面地说道。
步入位于东莞市万江街道大汾社区的广东俊一锦鲤养殖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个宽敞明亮的养殖大棚,每个大棚内整齐排列着数十个精致的鱼池。在清澈的水域中,锦鲤欢快地游弋,它们斑斓多彩的身姿在水中舞动,仿佛绘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这些小小的锦鲤,不仅是大自然的杰作,更是何洪桂心中技术革新的“见证”。“我把本土的东江鲤鱼和日本锦鲤进行杂交,最终培育出了新品种。”何洪桂将新培育的品种命名为“中国彩鲤”,他选择走差异化、平民化路径,希望让锦鲤走进千家万户。
“杂交后的锦鲤抗病性有了显著提升。”谈及为何要将日本锦鲤和东莞本土鲤鱼进行杂交,何洪桂表示,主要是考虑到从日本进口的锦鲤在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损耗,“我们希望改良出一种抗病性强并且适合鱼缸养殖的品种。”
何洪桂说干就干。从引进培育、杂交,再到挑选,他都亲力亲为。遇到难点和阻点,他就向国内外专家请教,最终经过层层选优,培育出了形状优秀的“中国彩鲤”。
“锦鲤培育就像港姐评选一样,要一层层筛选出样子最好看、姿态最美的鱼。”何洪桂表示自己最喜欢挑锦鲤的环节,常常通宵达旦只为选出最好的种鱼。
何洪桂的坚持和创新让他的渔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俊一锦鲤年销售额达2000万,年产锦鲤约400万尾。另一位东莞锦鲤达人张涛也是个“技术狂”。
2008年,张涛在常平镇创建了东莞市涛哥锦鲤养殖场(以下简称“涛哥锦鲤”)。自创业以来,张涛的商业模式就是从日本进口优质锦鲤回来转手销售。
“我们中国人还是要掌握核心技术的种业。”“中间商赚差价”的模式让张涛尝到了甜头,但他心中始终希望能够自己培育出长得大、质地好、花纹好的锦鲤。
“锦鲤是母系社会,要得到优质的鱼关键在于挑选出形状优良且稳定的母鱼。”谈起育种的关键,张涛颇有心得,“我们储备了日本良种,以此来培育中国制造。”
目前,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挑选和培育,张涛所在的锦鲤场已经培育出大正三色锦鲤 、红白锦鲤等昂贵品种,并培育出了500w鱼苗,年产4000多尾优质锦鲤。
模式创新:带领农民致富
无论是体型优美的金鱼,还是颜色亮丽的锦鲤,亦或是品种繁多的热带观赏鱼,这些用于观赏而非食用的鱼类构成了现代渔业的重要分支。
据了解,东莞目前养殖的观赏鱼种类主要是金鱼和锦鲤。观赏鱼产业已成为现代渔业和休闲渔业的重要分支,具有投资小、占地少、收益大、生产周期短、收入回报高等特点,在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东莞的土地资源愈发紧缺,养殖水域不仅规模不大,还较为分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扩大锦鲤的养殖规模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呢?何洪桂采用了“公司+农户”的养殖锦鲤模式。
“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真正的富裕。”何洪桂介绍,从2020年开始,俊一锦鲤采用“公司+农户”的养殖锦鲤模式,与养鱼经验丰富、池塘水质良好、管理方便的水产养殖户签订合作协议,由俊一锦鲤回收销售,再与农户进行利润分成。由此,俊一锦鲤从最初的两户农户发展到如今几十户农户参与,实现了产业带动农户增收;从最初900平方米的小繁育基地起步,现已扩大成为占地120亩的大型养殖基地。
谈及未来发展,何洪桂表示,俊一锦鲤将继续扩大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增收,完善水产养殖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并开拓长三角、大西北一带市场,开设锦鲤旗舰店。
小小观赏鱼,游出大产业。目前,东莞观赏鱼产业已形成集繁育养殖、销售配送、饲料渔药、水族设备、休闲观光、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成立了东莞市锦鲤协会,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国际锦鲤大赛,涌现出广东俊一锦鲤有限公司、三和田养殖场、涛哥锦鲤养殖场等一批头部企业,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东莞市农业农村局表示,接下来将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引下,持续擦亮东莞锦鲤特色产业品牌,培育出更多更优异的国产锦鲤新品种,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推动东莞观赏鱼产业再上新台阶。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