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东莞遭遇多轮强降雨天气。8月21日,新一轮强降雨再度降临,21个镇街降水量超过100毫米,这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了较大冲击。特别是部分处于低洼地带的农田受浸情况严重,农作物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灾害。在此危急时刻,农技“轻骑兵”迅速响应,抓住退水后的有利时机,分成多个小组,针对水稻、蔬菜、果树等农作物开展减灾复产技术指导工作。
8月22日,市农技办以及市农科中心的“轻骑兵”深入东城、大岭山、横沥等镇街,走访粮食种植企业和种植户,为水稻晚造种植管理提供灾后复产指导服务。“轻骑兵”一方面指导农户加强田间管理,采取排水、清洗叶面污泥、增施叶面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管护措施;另一方面,指导农户及时抓住晴天时机进行抢收、抢种,或者改种其他作物,以帮助农户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最大程度减轻暴雨对作物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为作物在洪涝灾后减少损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轻骑兵”给出建议,雨后应迅速疏通堵塞淤积的地方,全力抢排田间积水。对于那些无法依靠水渠排水或者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块,可以采用水泵或者人工排水的方式,尽量缩短田间积水时间,降低湿度、增加氧气含量,促进作物根系恢复生长,防止因积水导致作物沤根或者霉烂。对于受浸没过禾苗的稻田,要尽快进行排涝放田水,趁着近期雨水不断,利用雨水自然“清洗”禾苗叶片上的积泥。在晴天后,可以选用喷施噻唑锌、噻霉酮、氯澳异氰尿酸等药剂来防治细菌性条斑病、白叶枯病等细菌性病害;同时,可选用噻虫嗪、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对于未受浸的稻田,当前阶段应以保苗、促分蘖为主要目标,注意防治细菌性病害以及稻飞虱、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虫害。
据了解,各镇街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暴雨影响,全力开展排涝除渍工作。目前,受浸较重的低洼农田积水均已排出,有效地落实了减灾复产工作措施。当下,东莞市晚稻插播大部分已经完成,正处于返青时期。由于严重水浸地块的受浸时间未超过12小时,晚稻受水浸影响相对较轻。
接下来,农技“轻骑兵”将结合晚稻栽插等种植业重点工作,提供综合指导服务。他们将组织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有效应对强降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确保东莞市粮食生产安全。
来源:市农技办、市农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