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铁场客家围,拥有超过两百年的历史,它见证了清溪客家人数百年来的风雨沧桑与发展变迁。
历经两个多世纪,住过二十多代人的铁场客家围,随着富裕起来的客家人向外搬迁,以韩氏宗祠为主体的铁场客家围屋逐渐冷清。然而,在11月2日,清溪镇铁场村锣鼓喧天、礼炮齐鸣,热闹非凡。经过前期铁场村民的共同努力,以韩氏宗祠为主体的铁场客家围屋迎来了新的生机,1000多名村民共同庆贺宗祠重修工程圆满竣工。
活动在精彩的麒麟表演中拉开序幕,舞动的麒麟仿佛将吉祥与祝福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来自马来西亚、福建漳州天宝、揭西河婆、塘厦石马的韩氏宗亲,以及铁场村各房族的宗亲和外嫁女们欢聚一堂,满脸喜悦地共同参与这一盛事。
村民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对宗祠修缮成果的庆祝,更是对先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期许。宗祠重修工程的圆满竣工,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为后人留下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
铁场村负责人表示,在宗祠修缮过程中,韩氏宗亲们展现出了强大的团结和凝聚力。修缮始终遵循“保留原址、恢复旧貌”的原则,这既体现了对先辈的敬仰,也彰显了对传统文化及文物的珍视。宗祠重修工程的完工,让宗亲们能够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是铁场村“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具体体现。
铁场村位于清溪镇北部,全村面积7.3平方公里,客家人在此扎根已数百年。辖区内拥有山脉、峡谷、林地、河流、湖泊、湿地、水库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作为全东莞唯一没有工厂的自然村落,铁场村先后荣获“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盆栽花卉)”“东莞市美丽圩镇建设攻坚行动示范圩镇”“东莞市美丽家园示范村(社区)”“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社区)”等荣誉。在清溪镇“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铁场村已成为东莞、深圳等周边地区休闲度假的热门之选。
建于清朝乾隆时期的铁场客家围屋,经过多次修缮,至今依然静静地矗立在村内。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倒映在围屋前的一弯池水中,从上往下看,天空、围屋、天空,宁静之美扑面而来。
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的广缘庵——东江纵队路东干部训练班旧址,是清溪镇重点打造的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这里设有东江纵队在清溪的革命活动历史展览,以生动、形象、直观的方式重现了东江纵队的英勇事迹。
耕山小寨秉持不砍一棵树的原生态开发理念,逐渐发展成为清溪镇远近闻名的近郊农耕项目。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放飞天性,体验游园、采摘、观鸟、摸鱼、摄影、射击、划水、扎染等丰富多样的农事、非遗及游乐活动。
云溪·桃花源名副其实,是一个充满诗意与野趣的新型文旅场景。这里以茶文化种植、体验、培训为核心,融入高端民宿、餐饮等配套元素,打造了集科普研学、度假休闲、文化体验、高端会务及产品发布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村内还有“时代园林”,它坐拥大湾区规模最大的玫瑰种植基地。时代园林·玫瑰谷项目以月季文化为载体,以月季产业为核心,结合周边的山水田园资源,致力于农文旅融合发展。如今,玫瑰谷内的一株株绿植在充足的阳光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铁场村正在清溪“百千万工程”的培育下蓬勃发展。未来,铁场村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农文旅体验,成为更多人心中的世外桃源。
来源:最美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