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鸡蛋分拣打包车间内一片忙碌景象。20余名工人各司其职,有序地进行着分拣、贴标、装箱、打包等工作。正在分拣鸡蛋的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盘信镇满家村村民龙自交满脸笑容地说:“我们村的鸡蛋产业发展得真好,像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每个月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到了年底还能参与分红。”
为了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松桃自治县持续完善园区服务链,不断拓展产业发展链条。在盘信镇精心打造了“一园一场”(六塘村蛋鸡产业园、满家村蛋鸡养殖场)产业基地,还成立了强村富民运输队,积极培育上下游产业链,努力把产业“蛋糕”做大。
自去年11月满家村蛋鸡养殖场投入运营以来,平均每月收入超过340万元,带动了30余人稳定就业,并且实现了全村全员效益分红。预计今年该养殖场的生产经营性收益将接近400万元。
“目前,养殖场内存栏蛋鸡有30万羽,每天大约能产出26万枚五谷鸡蛋。这些鸡蛋全部通过订单销售,主要销往大湾区。”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自治县盘信镇满家村粤黔协作蛋鸡养殖场场长王俊介绍道。养殖场通过标准化、规范化、智能化的养殖方式,有效防控疫病,减少抗菌药的使用量,从而提升了鸡蛋品质,正逐步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一枚小小的鸡蛋,从过去的提篮小卖,发展成为如今的现代化大产业,实现了快速成长。这一转变成为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村集体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得益于东西部协作的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松桃自治县与广东东莞虎门组团携手合作,通过完善园区服务链、拓展产业发展链、延伸利益联结链,共同建设‘粤黔协作乡村振兴蛋鸡产业示范园’,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松桃苗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余伶表示。当地按照“龙头企业+国有平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蛋鸡产业实现全链式、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据了解,通过“广东市场+贵州产品”的模式,铜仁梵净蛋谷(粤港澳)运营中心在东莞正式投入运营,深入推广“梵净蛋谷”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拓展大湾区市场。目前,松桃自治县已有3个基地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
据悉,2023年,松桃自治县存栏父母代蛋种鸡40万套,年孵化优质蛋鸡苗5000万羽,年出栏青年蛋鸡384万羽,存栏商品蛋鸡320万羽,实现年产10亿枚鸡蛋。当地逐步延链建成了具备5000吨优质家禽屠宰加工、15万吨蛋鸡饲料、5万吨有机肥加工能力的产业集群。2023年累计兑现蛋鸡产业分红资金178.91万元,受益农户达2347户,共计11022人。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