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哋好,欢迎来到洪屋涡!”“Welcome to洪梅金色水乡稻田公园!”熟悉这话的朋友,一听便知这是东莞新一代农民许哥——黄振许,在短视频里的惯用开场白。
在不久前举办的东莞市电商主播大赛总决赛“网红知东莞 好货我来带”中,洪梅党员黄振许凭借独特视角与幽默风趣的语言,在直播助农赛道短视频中脱颖而出,荣获“最佳人气主播奖”“最具潜力奖”以及“家乡好物推荐官”称号。这不仅是对他个人才华的认可,更是对他作为新时代农民党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肯定。他只是千千万万个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党员干部的生动缩影,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条“稻”路是如何走出来的。
用脚步换取群众理解和支持
时间回溯到2020年除夕,金色水乡稻田公园一期的922亩土地连片改造表决通过。然而,推动连片改造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拆除乱搭乱建的窝棚引发了村民的抵触情绪。
“遇上村民不理解时,我们更要细心对接、耐心引导,深入了解他们内心想法。”洪屋涡村党委书记莫达全说道。当时,村“两委”干部、驻村团队党员干部主动作为,带头深入乡村角落、田间地头开展群众工作。为充分了解村民意愿和顾虑,洪屋涡村党委举办了乡村振兴专题党课、党群议事会等,召开了十余次项目动员会,参加人数超600人次。同时,通过落实分片联系包户责任制度、“一户一档、一事一议”机制,开展“两委”干部分片、党员联系群众大走访活动,在三个月内入户达60多次,收集村民意见建议40多条。
洪屋涡村党委坚持决心靠前、细心对接、耐心引导,对持不同意见的村民,梳理人员名册、建立工作台账;重点针对表决持存疑态度的村民,分类归档、逐个引导,以最大力度积极争取群众支持。最终,成功统筹涉及1600多户、1400多亩的连片土地,村民赞成率和村民代表赞成率均超90%,“千亩稻田”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用行动实现生态和收益双赢
“截至目前,金色水乡稻田项目一期工程施工进度已完成90%,农田早造水稻种植1920.9亩,绿化种植已完成100%,预计今年内基本建成。”项目有关负责人表示。
金色稻田项目通过完善生产设施建设、提升景观环境、统筹经营等手段,逐步培育壮大休闲旅游、特色农业等新业态,充分彰显岭南水乡和四季生态稻田特色,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洪屋涡村建成宜居宜游宜业的岭南水韵红色休闲乡村。
“目前我们种植的水稻品种有枣红糯、广丰香8号、莉香占……平均亩产基本能达到380—400公斤,比起以前,我们村民的收入稳定了很多。”洪屋涡村农民江伯告诉记者。
当前,洪屋涡村党委正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稳步推进金色水乡稻田公园建设,配套现有的洪屋涡水道滨水碧道,形成农业规模化和都市现代化的农业文旅体验基地,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
依托金色稻田项目,洪梅镇党委曾多次举办稻田研学、人才亲子活动、党群服务集市、乐购洪梅、电商直播等多种特色活动。据悉,洪梅镇丰收节暨乐购洪梅系列活动等多个农文旅项目,累计接待游客超3万人。值得一提的是,美丽田园风光吸引周边居民到此休闲活动,周边绿道变成“美食街”“小夜市”,逐渐衍生夜间经济,直接、间接累计带动2000多人次就业,拉动各类消费80余万元。
用镜头把稻香的风吹得更远
起初,黄振许接触短视频只是出于对生活的热爱,他想通过镜头记录身边的美好瞬间。然而,随着洪屋涡村千亩稻田建设项目的启动,他意识到手中的镜头可以成为展现家乡变化、传递乡村魅力的有力工具。
于是,黄振许的短视频内容开始聚焦于洪屋涡村的稻田建设。从零散分布的稻田到规模宏大的千亩良田,从春种一粒粟到秋收万颗子,他用镜头记录下了稻田的四季变换,也记录了稻田的规模建设。
随着视频的持续更新和传播,黄振许逐渐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他的镜头下,不仅有千亩稻田的壮丽景象、民俗文化的介绍,还记录着人民群众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些真实感人的画面,让许多人感受到了新农村的勃勃生机和无限希望。
当被问到以后有什么打算时,黄振许说:“我将牢记作为一名新农人党员的责任和使命,坚持短视频创作,不断学习、创新和优化短视频内容,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这片土地。”同时,他希望可以将洪梅的禾胎草、枣红糯等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帮助家乡的特色产品提升知名度、打开销路。
如今,黄振许的短视频已经成为许多人了解洪屋涡村、关注新农村变化的重要窗口。从他的短视频中不难看到,稻田的主干道已铺设好混凝土路面,两旁的照明设备也已加装完成,成了村民茶余饭后休闲散步、游客假日放松游玩的好去处……看着眼前这片自己熟悉且热爱的土地,黄振许有感而发:“这才是新一代农民的新‘稻’路,真正实现美了乡村富了民。”
来源:严实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