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农历八月“送中秋”成风,桥头“阿婆灯笼”走俏

行业动态

农历八月“送中秋”成风,桥头“阿婆灯笼”走俏

阅读数:6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在东莞桥头,流传着“外婆买灯笼,外孙担灯笼”的说法。依据桥头当地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初一至八月十五期间,外婆们都会提着月饼、柚子、玩具等礼品前往女儿家,为外孙“送中秋”,以此传达对晚辈的关爱与美好祝福。而“阿婆灯笼”,正是这一习俗里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9月3日正值农历八月初一,天刚亮,桥头的外婆们便纷纷前往老街采购“送中秋”所需物品。一时间,售卖灯笼、月饼、水果等商品的店铺生意格外火爆。

  正所谓“八月禾禄(柚子)月饼送中秋”。清晨时分,桥头老街已是人声嘈杂、热闹非常。记者在现场看到,头戴凉帽的阿婆们在灯笼、月饼、水果等摊档间来回穿梭,精心挑选着各式各样的中秋礼品和灯笼。其中,用竹子制作的传统“阿婆灯笼”最受阿婆们青睐。买好灯笼后,阿婆们戴着凉帽,担着装满礼品的篮子匆匆赶去女儿家“送中秋”,这也成了老街一道亮丽的风景。

  “送中秋”是东莞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习俗,对于家中有女儿出嫁的家庭来说,这不仅是一年中的重要礼仪,更是增进亲情交流的重要时刻。外婆们精心准备的礼品十分丰富,除了灯笼,还有月饼、柚子、香蕉、红柿等中秋食品,另外还有玩具和红包,这些都寄托着她们对外孙健康成长、学业有成的美好期许。

  在“送中秋”习俗里,灯笼的挑选颇有门道。女子出嫁后的第一年“送中秋”被称作新中秋,此时若购买灯笼,必须选择竹子制作的“阿婆灯笼”。小朋友们收到灯笼后,会在中秋节晚上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游耍碌”(也就是玩灯笼)。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这一习俗也在逐渐简化,但它所蕴含的亲情和祝福依旧温暖着人们的心灵。

  来源:悦读桥头

东莞菜篮子  边角地“蝶变”,水乡田园梦从想象走进现实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