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东莞推行“田长制”守护耕地,促良田回归粮田用途

行业动态

东莞推行“田长制”守护耕地,促良田回归粮田用途

阅读数:9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近日,厚街镇双岗都市田园内的1000亩稻田呈现出一派喜人的长势。双岗社区网格田长陈兆桃正在进行巡田工作,自从担任田长一年多以来,每周一次的巡田已成为他的一项重要任务。与此同时,在几十公里外的桥头镇迳联社区,村级田长冯镜光也在田间巡查,他热情地与相熟的菜农打着招呼,关切地询问着收成情况与市场行情。

  耕地作为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而田长则是耕地的“大管家”。近年来,东莞采取坚决措施遏制耕地“非农化”现象,防止“非粮化”问题的发生,牢牢坚守耕地红线。全市划定了25.8万亩的耕地保护集聚区,并且今年力争实现恢复1万亩耕地的“小目标”。

  2024年,东莞全面推进田长制工作,促使田长扎根基层。构建起了市、镇、村三级田长和网格田长的组织体系以及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共划分了1515个网格,设定了2457名各级田长,通过“田长制”来治理耕地,让良田真正变为粮田。

  落实“田长制”推动耕地量质齐升

  “我们计划在7月5日进行收割,再过十来天,这片稻田就会变成金黄色。”仲夏时节,万物都在向阳蓬勃生长。在厚街镇双岗都市田园,近千亩稻田长势十分喜人。作为网格田长的陈兆桃,满怀对丰收的期待,每周进行巡田已经成为他雷打不动的“规定动作”。

  厚街是一个工业大镇,近年来高标准地落实耕地保护责任。2023年,通过耕地恢复的方式,共恢复了连片耕地1092亩,将5个社区累计108块零碎化的草地、荒地等成功变成了千亩良田。目前,全镇的耕地总面积已经超过4000亩。

  厚街确定了15名镇级田长、22名村级田长、26名网格田长,做到了每一块农田都有对应的田长,实现了耕地保护责任的全覆盖。在白濠、双岗、厚街、赤岭和新围5个社区设立了田长制公示牌,并且建设了125个良田界桩。每个网格区域都设有公示牌,上面清晰地写着网格田长的名字、联系电话、耕地保护责任面积、田长职责和工作目标等内容。

  “田长制”的管理职责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即稳定耕地数量和提升耕地质量。今年3月,东莞全面铺开田长制工作,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第一总田长、市总田长。全市设立了市、镇、村三级田长和网格田长共计2457名,建立了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和“人田对应”关系,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具体落实到责任人、地块和网格,充分调动发挥村、组基层组织的作用,实现了耕地保护关口的前移和重心的下移,把好了耕地保护的第一关。

1.jpg

  通过足额分解下达耕地保有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划定耕地保护集聚区,有力推动了耕地质量的提升,坚决遏制了耕地“非农化”、防止了“非粮化”现象的发生。

  耕地保护的成效如何,数字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明:2023年度全市耕地总量达到了13.81万亩,耕地净流入4642亩,增加比例超过3%,连续2年实现了年度耕地总量不减少且有盈余,落实了耕地“双平衡”。在省开展的2022年度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我市耕地保护领域工作排名全省第五。

  拿出“硬举措”确保农田必须是良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在责任范围划定清楚、责任主体明确之后,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检查和考核手段,才能使责任真正落到实处,真正实现以“长牙齿”的硬举措保证“农田就是农田”“农田必须是良田”。

2.jpg

  今年6月初,桥头镇迳联社区网格田长在巡田时,发现了一处疑似耕地“非粮化”的情况。农户正在一块约5亩的农田上进行平整土地,打算种植香蕉。网格田长立刻劝停了该行为,并向农户详细解释了耕地保护的相关规定,通过巡田软件APP展示耕地范围,告知农户可以通过“广东省公众耕地保护服务小程序”查询农田的耕地属性,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农田。

  “田长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承担着网格范围内巡查、发现、制止、报告和基层耕地保护宣传的工作。”迳联社区党委书记、村级田长冯镜光表示,很多时候,农户乱占乱用耕地行为的起因,是他们根本不清楚哪里是基本农田,更不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误以为发展农业就是种植果树。有了责任牌,田长上门讲政策、讲道理,加强了宣传教育和引导,提高了耕地保护政策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认可度。

3.jpg

  近年来,东莞不断加强执法监管和专项督察,逐步推动建立起田长“地上巡”、公众参与“随手拍”、卫星遥感“天上看”的耕地智慧化监测监管体系,通过多渠道源头管控遏制新增违法占用耕地行为,从过去被动依赖卫片图斑核查的事后监管,转变为在违法初始阶段就能快速发现问题、制止问题行为的事前预防。

  冯镜光介绍,当网格田长巡田发现耕地异常情况时,会拍照上传到“田长巡田”APP,并标注“存疑”,系统会自动将其标注为黄色;信息上传到村级田长后,由村级田长进行审核确认,并将结果提交给镇级田长;镇级田长收到信息后,对于系统标注为红色的“问题”地块,会按职能转交给有关部门处理,处理完结后进行归档。

4.jpg

  今年以来,桥头镇东江村恢复了120亩耕地。东江村党委书记、村级田长张晓锋说,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近年来,耕地保护考核追责更加严格、监测频次增多、处罚标准提高。“我们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东江村计划在“三万地”“长和圩”两块连片农田新设立田长制公示牌和界桩,将田长制责任范围等信息广泛告知群众,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农民参与耕地保护,全面提升耕地保护工作水平。

  衔接“百千万”实现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

  耕地保护,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关键的一招。

  桥头镇生态环境相对较好,农田较为集中,在石马河两岸、开口湖、三万地等区域约有6000亩的连片农田,其中大部分为耕地。

  在耕地保护工作中,桥头采取“镇级指导+村级实施”和“简易恢复+工程恢复”相结合的模式,有序推进耕地恢复工作,计划3年恢复2300亩。截至目前,已恢复耕地约1500亩,未来两年内计划再恢复约800亩。

5.jpg

  “我们坚持政府主导,积极推进石马河沿线土地连片统筹,由镇属企业对石马河两岸约3200亩闲置零散撂荒地进行统筹经营,有力破解了土地细碎化、主体多等难题。”桥头镇田长制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自然资源局桥头分局局长张志杰介绍。

  改革开放以来,桥头镇、迳联社区从里往外发展,石马河两岸地处偏僻,水源丰富、水质较好,加上水、电、道路开发成本较高,以及农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使得该区域得以保留大规模连片耕地。

  冯镜光说,桥头镇总体空间规划中,生活区、工业区、农业区划分相对清晰,镇委镇政府提前谋划,划定了1万多亩的耕地保护集聚区。近年来,通过统筹谋划、加强引导、耕地恢复、规范出租等措施,建成了高质量连片耕地。

  “田长制”给迳联社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过去,村民们用零碎的土地搞养殖、种果树,土地产出的效益并不高。冯镜光当上“田长”后,把村里过去稀稀落落的简易房、堆场、果树全部清理,原本东一块西一块的土地逐渐连成片,为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奠定了基础。

6.jpg

  迳联社区积极开垦撂荒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并在广东省公共交易平台竞投,将900多亩连片耕地发包给专业大户,实现了粮食生产的机械化耕种。通过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集中经营,推动了农业商业化种植,大幅增加了土地产出收益。

  在厚街,为了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正在着力打造良田公园,推动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空间”融合发展。“我们选址双岗都市田园,作为全市1000亩以上级别的镇级良田公园建设点,打造农业集聚、都市休闲、生态宜人的一体化良田公园,实现‘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的蝶变。”厚街镇田长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

  厚街良田公园建设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结合“百千万工程”等支持政策,保障配套设施用地和完善周边环境整治,计划通过完善配套设施和环境整治,建设集农产品加工生产、农耕文化科普研学、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

  来源:东莞时间网

东莞菜篮子  中国暂停美国原木进口,取消3家美企大豆输华资质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