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洪梅添绿美颜值,“绿动力”提发展“含金量”

行业动态

洪梅添绿美颜值,“绿动力”提发展“含金量”

阅读数:9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微信图片_20240719094918.jpg

今年上半年,洪梅全镇出色落实村级绿化项目达26个,种植苗木数量多达4366株。目前,绿美小园累计数量达到175个,口袋公园累计有16个,顺利且圆满地完成了本年度的乡村绿化种植任务。

其中,作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的金色水乡稻田项目,进展十分可观。如今,该项目一期工程施工进度已完成90%,农田早造水稻种植面积为1920.9亩,绿化种植更是已完成100%,预计在今年内基本建成。

绿色,一直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底色。自开展绿美东莞生态建设以来,洪梅高度重视,将绿美生态工作纳入“百千万工程”工作重点并积极推进。如今,洪梅大地上一片片新绿不断涌现,正逐渐成为一道道亮丽的新风景。这些新绿不仅推动镇容村貌实现了增“颜”提“质”,还积极构建起了绿美洪梅生态建设的全新格局,为洪梅的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的“绿动力”。

见缝插“绿” 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以前村里河水浑浊不堪,而且也没有垃圾分类固定投放点。但经过改造之后,现在一河两岸的景致变得十分美丽,还修建了口袋公园。闲暇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来这里逛逛,感觉特别舒适。”家住新庄村的彭阿姨不禁感慨乡村发生的巨大蝶变。

在洪梅,通过见缝插“绿”的方式建设口袋公园,让整个城镇变得更加绿色、宜居。这一举措为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诗和远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虽然口袋公园的建设工程规模不大,但却真正地惠及了广大群众。“口袋公园”的建设采用织补式、碎片化的模式,就像一颗颗玉珠散落在洪梅的大街小巷。它们以“方寸之美”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色彩,也为村民提供了茶余饭后休闲的“歇脚地”。

近两年,洪梅将乡村风貌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关键切入点和重要发力点。一方面努力提升乡村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加大“见缝插绿、留白增绿、补植增绿、应绿尽绿”的工作力度,致力于打造“推窗见田、开门见绿”的乡村美丽景致。洪梅充分利用村居房前屋后整治出来的闲置土地打造“绿美小园”(包括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有效增加了绿化面积,大力提升了乡村的“颜值”。

去年,洪梅各村(社区)已经成功建成160个“绿美小园”和5个碧塘。到了2024年,洪梅计划建设“绿美小园”25个,上半年就已经完成了15个。并且在建设过程中,洪梅在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力求为市民打造一个个更加舒适、美观、生态的休闲空间。

“和以前相比,我们村的村容村貌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看到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我们也更有动力去装扮好自己的房前屋后,为自己的庭院增添更多的绿色和色彩。”谈及村里的变化,洪屋涡村村民陈叔满脸高兴。

一户呈现一景色,一院宛如一画卷。美丽庭院的打造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颜值缩影”。洪梅充分发挥妇女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倡导美丽庭院建设。通过实际行动,绘就了“百千万工程”和美乡村的崭新画卷,让乡村处处呈现出步步皆景、处处怡情的美好景象。

自美丽庭院示范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洪梅建立了“村干部创领+党员带头+巾帼志愿推动+群众响应”的长效机制和精细化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的带动下,村民充分利用“五边四旁”的空间,因地制宜打造了“绿美小园”“美丽庭院”等生态景观共计237处。

如今,“美丽庭院”在洪梅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动乡村从“一处美”向“一片美”不断递进。原本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摇身一变,成了各具特色的“四小园”。这些“四小园”让村庄实现了“外在美”和“内在美”的兼修,使得乡村建设愈发绿意满眼、花果飘香。“美丽庭院”和“绿美小园”建设以小切口推动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大行动,引导村民形成自主维护环境的习惯,共同守好门前空间,扮靓自己的家园,真正实现了“推门闻香”的美好愿景。

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美一片,洪梅正加快推进从“绿起来”到“美起来”再到“富起来”的转变进程。通过不断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宜居宜业的空间,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来源:水乡洪梅

东莞菜篮子  消费高峰来袭,“米袋子”“菜篮子”供应充足
标签: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