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走进石碣馆内,就能听见赖澂筠那爽朗的笑声。现场,软糯香甜的红薯、带着番石榴味的百香果等农产品琳琅满目,还有用咖啡渣制作的全降解咖啡杯、用玫瑰花做的全降解吸管等特色产品也十分吸睛。这位来自中国台湾宜兰、定居东莞石碣的檀香岛岛主正忙前忙后,向观众科普自家以ESG理念打造的全链条产品。
ESG理念,即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它是衡量企业和组织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坐落在石碣镇沙腰村东江北支流的檀香岛,正是秉持着ESG的发展理念,以“亲情、环保、健康、文化和创意”为目标,发展成了一个集自然、生态、文化、教育与健康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场。
近年来,赖澂筠将更多创意融入檀香岛的发展。在本届东莞台博会上,她向观众展示了由微生物菌农业应用技术、生态循环农业系统、研究实践所、两岸友善农民市集组成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链,为大家勾勒出未来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的蓝图。
跨越山海,种出精彩
“我们很早就在檀香岛践行ESG理念了。”赖澂筠说道。为了让大家能吃到天然、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和水果,她把莲雾、凤梨等台湾优质农产品引进到岛上,还邀请农业专家在岛上推广有机种植技术。
此外,她围绕自身发展理念,建设了亲情园和共享文化空间,提供亲子手作课程以及自然科普教育学堂,同时推广健康轻食的概念,让每一个来到檀香岛的大人和小孩都能更亲近自然、敬畏自然。
随着檀香岛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赖澂筠开始思索能否有更多作为。“比起说,我更喜欢先做,做出一些成绩。”
2023年11月,由赖澂筠领办的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檀香岛研究实践所(下称“檀香岛研实所”)揭牌成立,这也是海峡两岸乡村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以来成立的第14家研实所。
今年5月,赖澂筠联合石碣镇沙腰村的两委委员、两岸农业专家、农民企业,以“台湾技术 + 大陆土地”的合作模式,建立了东莞市沙腰两岸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下称“合作社”),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新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
“我们搭建研实所和合作社,目的就是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新路,面向全球化市场布局,把台湾的前沿技术和专家引进来,共享大陆的资源优势,打造更多健康、绿色、高质量的农产品和衍生品。”赖澂筠笑着说。
据悉,目前,合作社在东莞、惠州、湛江、连州和南宁设有五大特色种植基地,种植有番石榴、柠檬、百香果、红薯等特色农产品。来自台湾的农业智慧跨越山海,来到广东,惠及农户,种出更多绿色、有机的农产品。
“这个带有番石榴味的百香果,就是在我们的基地种植的。”赖澂筠指着篮子里的百香果说道,“通过东莞台博会这个展会平台,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加入我们,共同为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作贡献。”
守护净土,种下未来
除了丰收的果实,一旁的展柜上摆放着用微生物菌农业应用技术打造的绿色肥料,另一旁的展柜上则陈列着全降解的餐盘、吸管、咖啡杯和育苗袋,这些都是赖澂筠所打造的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
在这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上,赖澂筠与梁家府、何少女夫妇一拍即合,将他们所创立的广州益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益国农业”)的主要产品——微生物菌农业应用技术运用到种植当中。
“为什么要有绿色肥料?因为要有好的配方,可以养出好的土壤,土壤才会有好的能量,才能种出好的瓜果。”赖澂筠解释道。“我们用微生物菌种出来的瓜果都是绿色、健康的,农产品的品相和售价都要比别人高很多!”何少女介绍说。
“用绿色的肥料价格不一定是最便宜,但效果一定是最好的,因为它对土地是友善的。”赖澂筠说。
据悉,益国农业的肥料远销日本、韩国、澳洲等国家。在展会期间,益国农业的肥料吸引了不少农民的关注。在福建种植嘉宝果的陈正昌就对此很感兴趣:“未来农业都是要朝着这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的。”
不远处,展柜上摆放着可以完全降解的餐盘、吸管、咖啡杯和育苗袋。“我们现在都在说可降解,但如果可降解做得不好,可能是对土壤进行二次污染,因此,我们把这些产品都做成了全降解,也让整个ESG产业链完成闭环。”赖澂筠指着手里的咖啡杯说道,“这个咖啡杯就是用咖啡渣做的,闻起来还有淡淡的咖啡香。”
在产业链以外,赖澂筠还有另一个身份——“农村职业经理人”。去年,“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计划”首期班在广州开班,赖澂筠作为学员接受了实操实训。
“我上周才刚从茂名驻村回来,打算跟他们合作,用台湾的技术赋能,帮助他们拿下‘番石榴第一镇’的称号。”赖澂筠说,“未来,我们将让更多好技术、好品种在这里种下、扎根,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助力‘百千万工程’。”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