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在“全国土地日耕地保护亲子体验”活动现场,一批东莞“小田长”挽起裤腿儿、拿起小铲子,在农田里亲手种下幼苗,还插上了“小田长”责任牌,亲身体验了与土地亲密接触的独特滋味。
今年6月25日是第34个全国土地日,其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此次亲子体验活动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引导公众关心和珍惜土地资源,增强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意识。
保耕地、守红线,东莞一直在行动。今年,东莞全面铺开田长制工作,在全市划分了1515个网格,2457名各级田长肩负起了耕地保护的重任。近年来,东莞牢牢坚守耕地红线,在全市划定了25.8万亩耕地保护集聚区,并且明确了今年恢复1万亩耕地的“小目标”。
田里趣味多多
“什么是耕地”“为什么要保护耕地”“怎么去保护耕地”……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小朋友们介绍了我国耕地的基本知识。从耕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到守护这片珍贵土地的方法,再到“田长制”的意义,工作人员都进行了耐心讲解,在小朋友们心中播下了保护耕地、保护自然资源的种子。
同时,工作人员还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粮食,积极践行“光盘行动”,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祖国的耕地资源。现场还准备了趣味十足的问答游戏,小朋友们纷纷踊跃举手抢答,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了耕地保护的相关知识。
活动的一大亮点就是小朋友们与土地的亲密互动。在签订《小田长责任书》后,小朋友们获得了“小田长”资格,并制作了责任牌。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亲手种下农作物幼苗,将“小田长”责任牌插入田地,深切感受农耕的辛劳与乐趣。
此外,现场还准备了玉米采摘、非遗漆扇制作、田园套圈、搓玉米粒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小朋友们纷纷参与体验。
莞邑万象“耕”新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东莞采取了严格且强硬的措施来坚守耕地红线,完善占补平衡,推进进出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
在这一过程中,东莞优化国土空间格局,对土地资源进行严格管控和高效配置,创新性地提出了耕地保护集聚区概念,相关经验得到了省厅的认可和推广。
每一寸耕地都是我们的“福地”。此次耕地保护亲子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知识储备,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守护土地、保护耕地、珍惜资源的种子。
活动负责人表示,希望参与者以本次“小田长”土地日主题活动为契机,共同行动起来,为保护土地资源贡献一份力量,让我们的土地更加肥沃,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让绿水青山环绕着东莞。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