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省农业农村厅委托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前往中堂开展省首批典型村案例研究调研工作,旨在系统了解市、镇层面首批典型村培育的总体状况。参与此次座谈会的人员包括中山大学乡村振兴联合研究院的6位学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中堂镇相关领导以及中堂镇农林水务局等11个部门单位的负责人。
在座谈会上,中堂镇相关领导率先介绍了全镇“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的工作思路和整体情况。他指出,中堂着重培育潢涌典型村,并且全力支持江南社区申报省第二批典型村。与此同时,中堂镇还计划将潢涌、蕉利、江南、槎滘、下芦、红锋等6个村(社区)分别打造成为“创先”典型村、城中村改造典型村、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典型社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典型村、村容村貌提升典型村、“消薄”典型村。
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围绕全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的主要举措和所取得的成效发表了讲话。他表示,市一级对“百千万工程”实施高位统筹,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推动全市典型村的培育工作。目前,全市第一批15个典型村的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预计到今年年底将展现出显著成效,切实发挥典型村的示范引领作用。
随后,中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农林水务局等11个部门单位的负责人依次介绍了本单位业务范围内“百千万工程”的推进情况,阐述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期望,为研究团队全面呈现了中堂在推进典型村培育工作中更为具体、详细的情况。
会议后半段,研究团队与市、镇两级就典型村培育的经验模式和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市、镇两级重点围绕人、财、地三个要素的实际情况和现实诉求展开交流,研究团队认真倾听、详细记录,以期为全省全面开展典型村培育提供合理建议以及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模式,推动全省乡村高质量发展。
根据工作安排,研究团队还将在7月17日 – 18日前往潢涌村,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村干部访谈等方式,系统了解潢涌村典型村培育的具体情况,以探索全省新一轮典型村培育路径,助力建设现代化社区。
来源:中堂农林水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