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踏入横沥镇六甲村,眼前是一番崭新景象。精致的村舍错落有致,房前空间开阔舒适,阡陌交通整齐有序。村民们有的在广场悠然散步,有的在田间辛勤劳作。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与美丽的自然风光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和美乡村的动人画卷。
这些身边实实在在的变化,让村民们不禁感慨:“环境变美了,居住条件也更加舒适了。”六甲村从过去的“其貌不扬”成功实现了“颜值刷新”的新蜕变。当下,该村正紧紧抓住“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机遇,全力以赴、奋勇争先,进一步激发辖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努力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乡村刷出“新颜值”
漫步在村中小路,粉刷一新的老墙上,那些饱含乡土韵味的墙绘格外引人注目,让人眼前一亮。错落分布的村舍,在沿路的小菜园、小公园的点缀下,仿佛让人置身于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之中。
安康路作为进入六甲村的主要巷道,原本残旧单调的水泥墙面如今绘上了具有民风习俗特色的彩绘。这些彩绘有的记录着乡村的趣事,有的描绘着田园的美景,让人重拾儿时的美好回忆。风格各异的彩绘图案,让原本冰冷的水泥墙变得生动起来,充分展现了乡村的活力与美丽。
村民门前的园子也有了大变化。围起竹篱笆,铺上彩砖曲径,还精心摆放了一围石桌椅。经过这样一番改造,原本普通的“土园子”瞬间变成了别致的小花园。结合“美丽庭院”建设,六甲村积极动员党员群众、妇女等主动参与创建,打造出了一批批“美丽庭院”示范户。并且以点带面,将安康路沿路打造成“美丽庭院”示范路,实现了从家庭“一处美”到全村“整体美”的转变,持续为村庄增添绿色与美丽。
值得一提的是,曾经脏乱差、杂草丛生、垃圾堆积如山的闲置地,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了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小公园。走进村子深处,路边、街角、屋角,目之所及皆是五彩斑斓的景象,这正是“四小园”带来的全新变化。
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美丽圩镇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则是其中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近年来,六甲村始终将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生活污水治理、小微水体整治、危旧农房整治、田间窝棚整治等工作,不断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
一方面,深入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对旧村的村道、巷道共6000多平方米进行了硬底化全覆盖,将村民房屋周边的明渠改为暗渠,实现了村道的彻底硬底化。另一方面,对六甲安康路、安康一路、安康二路、安康三路进行升级改造,铺设沥青路面,增设停车线,设置减速带等,村道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六甲村环境特别好,村道、屋前屋后都变得干净整洁,交通也十分便利,吸引了很多企业来我们村投资发展。”村民香女士开心地说道,看到家乡变得越来越好,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接下来,我们将在‘平改坡’方面加大力度,制定‘三线’落地方案,分步实施,率先对安康二路的空中管线进行落地整治,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同时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六甲村党总支书记香富钦介绍道。
产业发展“加速跑”
“工业立镇”“投资年”等关键词,构成了横沥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当下,横沥以开展“投资年”行动为突破口,坚持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大的原则,狠抓项目的谋划、立项、推进和建设,全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对于六甲村来说,抓住利好政策机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吸引优质项目落地,是推动产业发展加速前进的关键所在。目前,六甲村拥有约50家工厂企业,主要涉及模具、五金、玩具、电子产品等领域,厂房出租率达到100%,总体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为了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六甲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利用各类平台资源引进项目等方式,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位于该村六兴路东段,面积约5214㎡的地块已成功引入市一重大项目,将建设高标准产业厂房。预计该项目每年可为六甲村增加40万元的收入,带动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
此外,六甲村还深入推进“工改工”项目。东莞市润佳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约34.1亩的“工改工”项目计划于今年8月启动,将对现有2.7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进行改造,改造后新型厂房总面积将达到6.1万平方米。同时,计划与东莞高文内衣制品有限公司以合作模式,对其原有82.6亩土地按照3.0—3.5的容积率申请“工改工”改造,该项目计划从今年起分两期实施,将原来4万平方米的厂房改造成超19万平方米的厂房,预计在三年内完成建设。
“六甲村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巩固特色产业。”香富钦表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核心就是发展村集体产业,盘活开发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农村资源“活”起来,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
多元共治“幸福里”
产业振兴是乡村经济发展的脊梁,而基层治理则是托起村民幸福生活的基石。在香富钦看来,要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仅要从宏观层面进行谋划,更要从细微之处入手。
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方面,六甲村聚焦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大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多种举措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和治理效能,推动村域环境卫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民生实事取得实效。计划打造“家门口”的儿童公园,配备一批儿童综合游乐设备,同时融入家庭、家教、家风元素及科普内容等,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安全、寓教于乐的欢乐世界。
不久前,六甲村发起了全体党员带头、各方企业及乡贤参与的“认捐认种一棵树”乡村绿化建设行动。在龙泉路与龙泉一路交汇处种植了约120棵黄花风铃树,由认捐认种的党员及自愿参与的企业负责树木的日常养护。这一行动不仅发挥了党员的表率作用,还为辖区居民增添了休闲娱乐的新去处,带动群众共同建设绿美家园。
在强化公共配套水平方面,六甲村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全村14个机动车主要出入口设置智能化道闸系统,实行24小时专人封闭管理,合理划定停车场点,精准增加停车设施,满足群众的停车需求。同时,建立健全教育劝导和处罚机制,增强群众的“秩序”意识,引导辖区车辆有序停放。
除此之外,六甲村还组建了党群志愿服务队,围绕村的党群服务、共建花园、环境保洁、关爱老人、矛盾纠纷化解等内容,开展一系列村居治理服务。有力地引导了党员和群众等多元力量参与村公共事务,形成了多方共治的乡村治理格局。通过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均衡化和优质化水平,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民参与激发了“百千万工程”的实践活力。
接下来,六甲村将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壮大集体经济,大力发展富民兴村的新产业、新业态,让村集体和村民的腰包鼓起来,激发乡村振兴的“村”能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的成效。
来源:东莞时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