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酥里嫩的咸蛋皇叉烧、满口留香的舌尖烤鱼、肉质细嫩的奇香杏花鸡……在2024“食博会·预博会”期间举办的全国预制菜争霸赛(东莞)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50家优质企业纷纷亮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凭借自身的“食”力吸引了众多关注。
此次争霸赛邀请了食品科学专家、烹饪大师、美食博主、媒体代表等资深人士担任评委。评委们聚焦“品质安全、味感、观感、营养、创新”五个维度,评选出了“十佳预制菜美味榜”“最具地域特色的预制菜”“我最喜爱的预制菜”。经过一番激烈角逐,来自东莞的奇香杏花鸡、鹿茸菌炒牛肉、保安围扣肉、鲍汁佛跳墙等五款预制菜菜品成功跻身“十佳预制菜美味榜”。
共享美味,竞逐“新赛道”
在这里,既能了解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又能品尝到美味的预制菜。
4月13日,全国预制菜争霸赛(东莞)准时举行。赛场上,各路顶级厨师纷纷施展看家本领,用各种食材巧妙搭配,制作出了色香味俱佳的美食。每一道菜仿佛都在诉说着一个独特的故事,让人深切感受到了预制菜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次决赛入围的50家优质企业来自天南海北,他们带着极具家乡风味的预制菜品汇聚到东莞,以各自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鲜活的口感风味展开了一场巅峰对决,也为乡村振兴增添了一抹“滋味十足”的色彩。
东莞,这片富饶的土地,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还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美食文化。如今,“万亿级”的预制菜新赛道已经开启,而东莞凭借“东莞制造”“东莞智造”的坚实基础,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为预制菜产业的腾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不仅与消费者的餐桌息息相关,更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时代命题紧密相连。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首席研究员王岫嵩表示,东莞凭借自身在预制菜产业发展方面的优势,赢得了国家级预制菜博览会的“青睐”。2023年,东莞成功举办了第七届“食博会·预博会”,促成了数十个项目成功签约;其中,在成果签约仪式上,集中签约项目15个,合作意向金额超过200亿元。而今年,第八届“食博会·预博会”再次落户东莞,这充分彰显了东莞在角逐预制菜新业态方面的优势和实力。
引领行业,树立“新标杆”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预制菜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赛道,吸引了大批企业参与角逐,但食品安全始终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在2024“食博会·预博会”期间,千余家预制菜企业联合发布了“不安全不上市”倡议书,为预制菜的发展划定了底线。
全国预制菜争霸赛(东莞)评委、中国地标美食专家、烹饪正高级工程师余永文逐一品尝了预制菜产品,对奇香杏花鸡的细嫩肉质和舌尖烤鱼的满口留香赞不绝口。他表示:“东莞举办预制菜争霸赛,就像是把全国各地的美味汇聚到了一张餐桌上,推动各地特色美味美食走出家门、走向世界,让五湖四海的人都能共享美食盛宴。”
余永文还提到:“通过这些预制菜,我们能够感受到不同地方的美食文化,让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品尝到中国的美味佳肴。举办预制菜争霸赛,不仅搭建了一个比拼竞技的交流平台,更重要的是要树立产业新标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投身到预制菜这条“新赛道”中来,全市预制菜产业规模已达到260亿元。其中,食材原材料提供184亿元、预制菜生产38亿元,调味品及发酵制品制造30亿元、膳食管理服务15亿元。东莞拥有完整的预制菜产业链条和日益细化的产业分工,这得益于“食品工业重镇”和“东莞制造”的双重优势。
当前,东莞正大力推进“1+N”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支持横沥稻香预制菜人才培训基地、大岭山信立湾区预制菜交易中心等项目建设。东莞还将推行“链长制”来带动产业发展,围绕“食材原料—复合调味品—中央厨房设备—预制菜成品—冷链仓储—供应服务”形成完整产业链,组织遴选“链主”企业,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通过“链长+链主”的模式,打造集生产加工、研发创新、商贸物流、综合服务融通于一体的预制菜产业体系,推动各地的“山里货”变成“特美味”,为助力乡村振兴、落实“百千万工程”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链接
全国预制菜争霸赛(东莞)榜单
十佳预制菜美味榜
最具地域特色的预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