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4-804-11888
“百县万顷”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示范行动于北京启动

行业动态

“百县万顷”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示范行动于北京启动

阅读数:9 时间:2025-03-19 来源:admin

  本网消息:3月16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方旱作区中低产田土壤健康养护与产能提升协同技术与示范”项目组于北京正式启动“百县万顷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示范行动”。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梅旭荣研究员,即该项目负责人介绍,本次示范行动将以微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为核心,实现科研、企业、地方三方联动,构建“功能菌株—现场发酵—活菌现用”模式,搭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构建“点—面—网”三级示范网络。通过生物技术激活耕地潜能,改良土壤并降低作物病虫害发生率,以达成减少化学肥料及农药使用量、促进作物增产增收的目标。其总体布局为:基于旱地,但范围不仅限于旱地;合作县域不分南北方,经济作物或大田作物皆可;从县域试点向全国范围辐射。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总农艺师郑戈指出,土壤健康是“藏粮于地”的根本。期望该行动聚焦技术突破,打造绿色增产的样板;扎实做好项目执行的各个环节,构建多方协同的监测反馈网络,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姚宗路向记者表示,此次行动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将科研成果向田间地头转化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加快我国农业功能微生物资源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应用。以土壤改良与单产提升为目标,探索一条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农业绿色转型道路。他期望科研团队扎根田间,将论文写在示范田里;企业严守菌剂质量红线,确保每一毫升菌剂都经得起检验;县域农技人员做好“二传手”,保证技术从生产到地头不断链,共同产出可量化、可验证、可推广的“活菌现用方案”,书写中国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篇章。

  据项目组代表、中国农业科学院环发所副研究员毛丽丽介绍,项目组将提供活菌供应、技术指导、数据跟踪及经验总结等服务,与县域农技推广中心协同构建全面且具代表性的土壤健康与单产提升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据悉,此次行动从即日起正式征集合作县,重点考察技术基础、组织能力和区域代表性,将于4月中旬完成评审并确定合作县。随后进入执行阶段,由项目组科研单位提供功能菌株资源和技术指导,北京绿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菌剂现场发酵与配送服务,合作县域农技推广中心负责监督菌剂施用及数据采集。10月份开始,各合作县提供应用效果评估,由项目课题组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出具该行动的年度总结报告,并依据此经验为第二年的行动实施奠定基础。

  在这期间,梅旭荣研究员与首批合作县域代表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副县长李志刚、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温新勇签署了合作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等项目参加单位表示,将积极参与示范田建设,做好菌剂施用与数据监测工作,为“百县万顷”行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应用。

东莞菜篮子  市、镇携手举办冬季蔬菜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班
标签: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加好友咨询

No:84351